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些天 , 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了“正样热试验” , 约在今年10月 , 就会发射升空 , 去往中国空间站 , 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了 , 待它发射后 , 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阶段结束 , 要进入到正式运营阶段了 。
不过 , 也有不少人好奇: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寿命只有10年 , 这意味着2023年投入运营后 , 在2033年左右就要退役了 , 那么 , 10年期满后的中国空间站 , 又该怎么办呢?
10年后中国空间站就要“退役”?所谓的“设计寿命” , 是指相关产品在设计的时候 , 根据它的性能和使用频率等 , 来估算出一个它最佳的使用范围 , 不过 , 这是理论上的使用期间 , 实际上的使用寿命 , 要比这至少多5-10年的时间 。
拿国际空间站来说 , 它从1998年开始建造 , 和中国空间站发射核心舱之后 , 只用了一年多就建造完成不同 , 国际空间站一直到2010年 , 才正式建造完成 , 投入运营 。
在当时 , 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 , 也是10到15年的时间 , 不过 , 现在美国仍然计划将它“续命”到2030年之后 , 这其实就是因为虽然超过了设计寿命 , 但是“修修补补”只要不出现什么太大的故障问题 , 还是能在坚持用几年的 。
而中国空间站在设计的时候 , 就考虑到了未来“续命”的问题 , 所以 , 可以通过对它进行定期的升级换代 , 来在10年的设计寿命期满后 , 继续延期使用 , 并且还可以不断为它增加扩展舱 , 这样一来 , 也可以将中国空间站 , 看作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太空航母” , 是有可能使用到2040年 , 甚至更久之后 。
17个国家达成合作 , 美国被排除在外虽然中国空间站是自主研发的项目 , 但是 , 却是一个对国际开放的“太空平台” , 中国航天是很欢迎各个国家加入 , 大家一起搞科学研究 , 一起合作交流的 。
因此 , 现在已经有17个国家达成了合作 , 并且会在明年开始 , 在上面进行各种联合科研项目 , 不过 , 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是: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名单中 , 并没有美国 。
这也让不少外媒质疑 , 中国是故意不让美国加入的 , 原因是此前美国也曾拒绝过中国 , 所以 , 中国在“报当年之仇” 。
不过 , 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 之所以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国家中没有美国 , 一则是因为美国的“沃尔夫条款”阻止了中美两国的航天交流 , 二则是因为美国提交的合作申请 , 并不符合中国空间站的规定 。
自然 , 合作名单上也就没有美国了 , 如果未来美国可以摆正态度 , 寻求新的科研合作 , 在通过审批后 , 美国也是有机会加入中国空间站的 。
说起来 , 在明年中国空间站正式运营后 , 未来还将会有外国宇航员入驻 , 这也让不少外国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空间站上的操作界面是中文 , 这不合理 。
那么 , 为何中国空间站上要用中文?这真的不合理吗?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太空基地” , 而中国人的母语就是中文 , 并且在上面入驻的航天员 , 也会以中国航天员为主 , 所以 , 操作界面都是中文 , 这不仅非常合理 , 甚至可以说是“天经地义” 。
此外 , 中国空间站上用中文 , 这本身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 毕竟现如今伴随着中国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 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 也有不少外国人会去主动学习中文 , 因此 , 未来外国宇航员也可以通过学习中文 , 来促进文化交流 , 这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中文之美的方式之一 。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 事实上 , 如今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国家 , 未来有机会去往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 , 也都在很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中文 , 相反的 , 对此提出质疑的 , 则主要是以美国人为主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 不少美国对中国空间站的“羡慕嫉妒恨” 。
那么 , 未来第一个有机会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外国宇航员 , 他会是谁呢?前段时间 , 挪威的Tricia Larose博士发布消息 , 称自己正在为进入中国空间站 , 在加紧训练之中 , 未来有可能会在中国空间站上 , 执行约31天的科研任务 , 这则消息一出 , 也让不少人相信 , 这位来自欧洲的女宇航员 , 会成为中国空间站上的第一个外国人 。
推荐阅读
- 人类登陆火星就变得简单了
- 40年前我国宣布灭绝,最后一只卖20万,现很多人不认识它
- 日本学者预测:500年后,地球将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问天实验舱入太空,NASA局长:必须无条件提供火箭飞行数据
- 连牺牲都不怕,为何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时,宇航员却恐惧了?
- 女宇航员在太空来例假了怎么办
- 同为单细胞生物,昆虫和恐龙会有较高的“相似性”吗?
- 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你敢去吗
- 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200个“金发姑娘区”!适合宇航员生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