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网红的愚蠢,被流量放大了一万倍( 二 )


该平台很快被辟谣 , 我在看到这条消息后 , 也立马搜索了各大购物网站 , 并没有找到相关购买信息 。

但大家的关注点 , 被转到了对网购平台是否能实现购买的讨论 。
在相关新闻视频底下 , 有网友爆料:
“网购一般得找卖宠物粮食的商家 , 需要私信客服 , 才会收到回复 , 里面水深着呢 。 ”
这条爆料难以求证 , 但从结果上来看 , 一条本在福建沿海的大白鲨 , 跨越约1700公里 , 被送往四川南充 , 渠道竟是如此日常的网购平台 。
这背后存在着怎样的捕获和贩卖链条 , 实在有待深究 。

事实上 , 简单检索下新闻就会发现 , 这些年 , “通过网络平台买到野生动物”的案例并不少见 。
今年6月份 , 河北石家庄一居民 , 就被民警发现在家养了一只野生动物绿鬣蜥 。
经调查 , 该男子是5年前花了190块钱网购而来 。
目前 , 他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2020年 , 浙江宁波也有一位男子被判刑 。
因为在网上买了一条野生动物黄金蟒 。

更离谱的是 , 2021年山东有一男子网购条小鱼 , 结果收到包裹打开一看 , 发现竟然是条鳄鱼 , 连忙报警 。
经过动物园师傅鉴定 , 这是一条约3月大的泰国鳄 , 是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 。
然而 , 以上这些动物都还算是幸运的 , 因为绿鬣蜥和黄金蟒是被买去当宠物的 , 泰国鳄后来也被送往了动物园 。
还有野生动物则被买家烹煮煎炸 , 扔到了锅里 。
2018年 , 一条短视频曾引发热议 , 有网友发现该博主直播吃鱼 , 被烹饪的那条 , 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湟鱼 。

就像那条被说滥了的蟑螂理论 , 当一间屋子里出现一只蟑螂时 , 那么可能已经有一堆蟑螂了 。
这些野生保护动物 , 是如何一次次通过网购平台实现贩卖的?
在这一个被曝光的网红背后 , 也许存在着一整条野生动物贩卖产业链 。
02
更庞大的产业链隐藏其后
除了线上交易 , 野生保护动物的产业链 , 或许在线下市场更加频繁 。
尽管提子反复强调 , 她食用的大白鲨来自正规渠道 , 但她可能不知道的是:
野生动物在被送到买家手里前 , 可能早已兜兜转转 , 经过几番交易 。
今年4月份 , 温州乐清法院审理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案件 。
两个市民抱有猎奇心理 , 买了一只鲎(hòu) , 带回面馆烧煮 , 并发朋友圈炫耀 。

事发后 , 警方追根溯源才发现 , 他们是在菜市场上 , 花了80块钱从男子吴某那里买入 。
而吴某也是中间商 , 他是在海鲜批发市场上 , 看到另一位女摊主在售卖 , 于是花70元进的货 。
如果不是被人举报 , 很难发现隐藏的犯罪线索 。

新京报记者曾在追踪野生动物产业链时发现 , 广东佛山某海鲜市场暗藏“野味街” 。
尽管广州中心城区大力打击野生动物售卖 , 加上科普普及 。
但野生动物的贩卖 , 只是从市区转向了更偏远的地方 , 比如散落在佛山、白云等 。
他们把生意发展到了地下 , 从外地收购后运至市场出售 , 然后提供订货、宰杀、加工一条龙服务 。
一些卖家为防公安部门查处 , 只做熟客生意 。
老板跟记者坦言 , 他们当然也会担心吃出问题:“但只要有人来买、来吃 , 钱还是要赚的 。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让这条黑色产业链变成了一场游击战 。

via @新京报
有博主科普 , 这些海底野生保护动物 , 一般都是摊主专门从渔民手里收购而来 , 放在正常的海鲜销售市场上打掩护来售卖 。
但这么少见的海鲜 , 普通生客哪敢乱吃乱买 。
“更多时候 , 都是熟客事先跟摊贩预定 , 摊贩再联系上家下单 。 ”

去年5月 , 美食博主“阿壮锅”被扒出在多平台发布的视频里 , 食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法螺” 。
经警方查实 , 法螺正是博主的朋友跟当地某渔业有限公司购买而来 。
最后 , 根据海南警方发布公告 , 卖家、买家、以及食用法螺的博主三人都被依法刑事拘留 。

然而 , 这种个体户单独作案 , 简单粗暴的买卖查处起来还不难 。
更可恨的是团伙“高端犯罪”、机构“监守自盗” 。
2020年 , 一辆装有3只小熊猫的车辆 , 在雅安被警方挡获 。
嫌疑人是因贩卖盗猎的野生动物 , 被判刑多次、出狱不久的李某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