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中国要进行小行星防御系统的建设呢?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 , 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就有120万颗 , 其中25000多颗小行星都将会对地球造成严重的威胁 。 据科学家估计 , 直径超过10米的天体 , 其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3000年一次 。 历史上的恐龙灭绝、通古斯大爆炸等都被怀疑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 。
由于小行星在太空中的数量众多 , 而且本身难以发现 , 因此人类对于小行星的监测能力十分薄弱 。 2019年7月 , 一颗尺寸超过130米的小行星从地球边上掠过 , 如果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 , 那么中国五分之一的城市可能都会被毁灭 。 然而面对这么一颗具有强大威胁性的小行星 , 人类直到它从地球掠过前1小时 , 才发现它的存在 。 当时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坦言 , “这是地球最惊险的时刻” 。
从那时起 , 小行星防御的研究就成为了国际研究的热点 。 除了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外 , 小行星防御系统还能为国家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 一旦小行星防御系统成功建立后 , 我们除了能够监测太空中的天然天体外 , 对于人造的航天器、航天垃圾甚至某些大炮仗都能够有效监控和防御 。 小行星防御系统在地缘政治上的作用 , 你可以仔细品品 。
尽管小行星防御系统对于国家和人类社会都意义深远 , 很多国家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印度都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尝试 , 但迄今为止 , 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立起来成体系的小行星防御系统 。 一般而言 , 一个成功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包括了小行星的识别、监测和摧毁三个步骤 。 在这三个步骤中 , 小行星的摧毁反而是最容易的一个环节 , 它的技术和导弹打卫星类似 , 中国、美国都具有相关的成熟技术 。
小行星防御系统真正的难点在于 , 小行星本身不发光发热 , 同时数量众多 , 轨迹不定 。 如何发现和跟踪小行星才真正考验国家的实力 。 在太空探测方面 , 我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也就是中国天眼 。 中国天眼的直径约为500米 , 可以观察数千光年外的恒星和脉冲星 , 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 但遗憾的是 , 中国天眼并不能用于小行星的监测 , 因为中国天眼本身只能被动地接受信号 , 而小行星却不能产生电磁信号 。
中国复眼与中国天眼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 中国复眼是一种天文雷达 , 它能够主动向天空发射电磁波 , 然后通过接受电磁波的反射波 , 获取行星、小行星、月球甚至人造航天器的信息 。 中国复眼是由20多台小的天文雷达组成的阵列 , 每一台的直径只有20-30米左右 , 它们的排布就和昆虫的复眼一样 。 中国复眼的直径没有中国天眼大 , 所以看得没有中国天眼远 。 但中国复眼可以通过主动发射电磁信号 , 对太阳系内的小行星进行探测 。
中国复眼的建设速度非常惊人 , 从4月宣布建立国家卫星防御系统 , 到中国复眼在重庆的落地建设 , 仅仅过去了3个月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美国自1999年提出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后 , 由于没有资金支持 , 一大批天文雷达反而因为无力维护逐渐退出来历史舞台 。
今年马斯克的星链卫星靠近中国空间站 , 对中国航天员造成了巨大生命威胁 。 据新华社报道 , 中国复眼完全建立后 , 还将用于空间态势预警 。 这就意味着 , 类似的事件或许将不再发生 , 因为我们能够提前感知这些人造航天器轨迹的变化 。
祝贺祖国在空间探测上取得的成就!
推荐阅读
- 在科幻与喜剧中迷失,独行月球评分过高
- 外星人操控着地球?太阳系有三处异常,令人怀疑
- 耗资11.5亿的中国天眼,每天运行要耗费近40万,它都发现了什么?
- 可惜了!曾是全球最大“天眼”,花2.6亿修建,如今却锈迹斑斑
- 巨石,小行星本努形成的见证者,它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了
-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似乎成了块香饽饽,多个国家提出申请
- 《独行月球》月盾计划有多不靠谱?用月球来当挡箭牌,几乎不可能
- 为什么人类“驯化”了猪,却没有“驯化”老虎?一组漫画揭秘!
- 假如从万米高空扔下一个生鸡蛋,落地时会熟吗?答案你肯定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