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光束是光子组成的 , 后来用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从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
为了进一步观察 , 科学家把光源从连续的一束光更换成单次允许单个光子透过缝隙 , 进行重复实验 , 结果发现缝隙后的挡板上依旧呈现出干涉条纹 。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 在实验中加装了一台摄像机观察 , 结果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 干涉条纹消失了即光恢复了粒子性 。 也就是说光呈现的状态取决于人类是否观察它而呈现出波动性或者粒子性 。
这就像薛定谔的猫 , 同时叠加着活着与死亡的两种状态 , 只有当我们打开盒子去观察时才会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状态 。
有一部被美国总统奥巴马催更过的科幻小说《三体》 , 里面有提到一种神奇的现象叫做“量子纠缠” 。 这种现象可不仅仅是科幻想象 , 而是科学家们在实验中真实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 。
简单来讲就是 , 两个粒子无论间隔多远的距离都存在着相对固定的纠缠状态 , 比如自旋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
我们国家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 在2017年就已经成功实现了两个量子纠缠光子被分发到相距超过1200公里的距离后 , 仍可继续保持其量子纠缠的状态 。
这些科学探索中发现的令人不解的现象或事实 , 还在吸引着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其奥秘 , 答案还未真正揭晓 。 一些科学家提出 , 如果我们把世界假定为是一个创造的虚拟世界 , 似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
宇宙如果是创造的虚拟世界 , 主导运行的规则(比如一些宇宙常数 , 光速)是被造物主作为模型参数确定下来的 。
至于神奇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 , 理解为支持造物主运行的虚拟世界的主机系统因为CPU、GPU等的运行效率也是有局限的 , 所以当我们没有观察时 , 世界就是叠加状态(就像游戏中关闭的宝箱可能存放着不同类型的宝物) 。
当我们观察某处世界才会刷新并呈现出一种确定的状态(就像打开游戏中的宝箱后是否有宝物或者获得什么宝物才确定了) 。 当我们不观察世界时 , 世界就是一种宏观的叠加状态 , 一旦观察 , 世界就刷新它的细节展现出一种确定的状态 。
到这里 , 你有没有细思极恐呢?
【科学家深入研究,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人类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
结语科学的探索向我们揭示着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 但同时也越来越让我们被发现的事实震惊 , 我们不禁怀疑我们是真实存在吗?
推荐阅读
- 动物也爱“找刺激”?动物间的错爱,是无心之举,还是刻意为之?
- 废弃的食用油,可以变成燃料吗?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 时间会在黑洞中停止吗?
- “小胖科学家”事件:在“驯化”和“虐待”之间,远非一根针的事
- 14纳米!清华大学就光刻机发声,中国院士说对了
- 恒星碰撞!欧洲望远镜捕捉到画面,来自60~90亿年前!
- 人的大脑相当于多少G的内存呢?有可能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 能瞬间穿透一切物质,它是现实世界存在的基础!
- 乙肝有希望药物靶点,围绕衣壳自组装,如何理解候选药物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