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面包树寿命可达5000年,能吃能喝又能住,引进中国后却大变样?( 二 )


科学家预测 , 如果猴面包树的生长环境能够完全满足 , 猴面包树的寿命最高可达5000年 。

最早关于猴面包树的纸质记载是在14世纪 , 由当时阿拉伯的一位旅行者伊本·巴图塔所记录 。
而植物学家的描述则是在1592年 , 人们通过阿拉伯语将其命名为“多籽的水果” 。
到了18世纪中叶 , 法国探险家和植物学家在塞内加尔的索尔岛上观察到了猴面包树 。
这才有了相关插画和系统性的纪录 , 也正是这一时期 , “多籽的水果”才被命名为猴面包树 。

前面我们说到猴面包树大多数时候没叶子 , 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地方在于 , 非洲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 。
频繁的火灾和长期的干旱 , 使得猴面包树进化出了厚实耐火的树皮 , 以及厚壳水果 。
通常来讲 , 生长年限超过15年的猴面包树就有足够的抗火能力 , 可以承受大多数热带草原的火灾高温 。
即使是没有扛过火灾的年轻树苗 , 猴面包树厚实的果壳会在火灾中保护种子 , 并在火灾后重新发芽 。

凭借坚硬皮实的外壳 , 猴面包树的种子可以忍受长期的干燥并保持生长火力 。
除了人类外 , 大象和狒狒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
所以猴面包树在非洲各地都能见到也就不足为奇 。
猴面包树和它的果实让非洲人见识到了植物的伟大之处 , 生命果实的称号由此出现 。
当然 , 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猴面包树的果实 。

水土不服在非洲传统上 , 人们将树木视作食物、水、健康疗法 , 甚至将其当作避难所来使用 。
同时猴面包树也是非洲地区的传统食物 , 它的根部有充足的水分 , 果实部分还可以拿来做饮料 。
另外猴面包树的叶片可以干燥制粉 , 并当作调料来使用 。
如果在旱季食物匮乏的情况下 , 它们的叶子还可以临时充当反刍动物的草料 。

猴面包树果实体现在它的营养价值方面 , 其果实富含充足的B族维生素 , 另外还有铁元素 , 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 。
猴面包树果实如今已被证实有一定的营养功效 , 非洲不少地方也将其作为出口产品远销国外 。
在国内 , 猴面包树在食品、饮料、医药、编织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 不过相关产业仍在起步阶段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猴面包树的地域性太强 , 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

猴面包树尽管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 但进口中国之后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
目前我国只有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西双版纳等地区有种植猴面包树 , 其他地方几乎没有 。
即使这样 , 猴面包树在我国也只有零星的产业 。
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知道 , 猴面包树主要生活在炎热干燥的地带 , 而它对水涝和霜冻十分敏感 。
种子可以耐高温耐火烤 , 但架不住雨淋水泡 。

国内引进地区的年降水量都超过1000毫米 , 从降水条件来看 , 猴面包树很难在国内发展起来 。
即使在非洲 , 猴面包树的分布很大程度上也与降雨模式有关 。
如今我国已将猴面包树作为功能性树木来考虑 ,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种植这种热带植物 , 唯一比较合适的只有干热河谷地区 。

这里的温度常年在20℃~25℃ , 年降雨量不超过900毫米 , 蒸发量大 。
【猴面包树寿命可达5000年,能吃能喝又能住,引进中国后却大变样?】另外旱季较长 , 通常在6个月左右 , 并且干旱严重 , 土层薄 。
我国的在绿化工程这块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些气候恶劣的地区 , 对于干热河谷来讲 , 要想在这里造林十分困难 , 目前可以选择的耐旱且具备经济效益的植物并不多 。

而猴面包树恰好能够满足这一点 , 目前关于猴面包树的种植实验仍在进行中 。
对干热河谷引进猴面包树无疑可以给当地的生态建设带来新的表现 , 未来也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
或许猴面包树在国内处于另一种状态 , 但总得来讲它仍是生存在干旱地区最顽强的物种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