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没教养”的事,我鼓励孩子去做100次( 二 )


等女孩跟朋友聚餐回来 , 打开门后直接傻眼了 。
她放在柜子里的二十几个手办几乎全被肢解 ,放在桌上的AKG K3003耳机也不见了 , 电脑里保存的动漫也全没了 。
女孩当场崩溃 , 哭着要找小男孩算账 。





女孩的爸爸怕伤了亲戚和气 , 不停地劝女孩算了 。
女孩不甘心 , 越想越难受 , 她拜托爸爸去问问她耳机的下落 。
结果 , 小男孩的家人说 , 一发现耳机不是自家的 , 就扔了 , 还挖苦女孩说:「那么大人了 , 还玩娃娃 。 」
甚至更过分地讽刺道:「要不我给你一百块钱 , 补偿一下 。 」
女孩的爸爸臊得脸红 , 无奈地对女孩说:「小孩子不懂事 , 算了吧!」
因为爸爸的妥协 , 女孩也无可奈何 , 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
可是 , 她这几年跑遍了漫展和日本代购买来的手办 , 和价值一万块的耳机就这样没了 , 她实在难受 。
她给表妹打电话诉苦 , 嗓子都哭哑了 。





有句话说 , 你弱的时候 , 坏人最多 。
不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力 , 就是不懂得关爱自己 。
后来 , 女孩在表妹的帮助下 , 向法院提起上诉 。
而此时 , 小男孩的父母才知道小男孩给女孩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
英国小学里经常提到一个词:assertiveness 。
中文意思是:坦率、正面、坚持让对方承认自己的权益 。
孩子只有坦率而且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需求、主张 , 才有可能和他人形成一种让彼此舒服的关系 。
孩子只有对自己的权利界限一清二楚 , 才不会一直压抑自己 。
孩子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需要 , 才会对自己有自信 。
所以 , 让孩子学会「捍卫」 , 学会爱自己 , 比什么都重要 。







国外一位妈妈曾讲过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
当她和儿子Carson一起走进公园的时候 , 至少有6个小男孩朝着Carson走过来 。
这6个小男孩要求Carson把自己的变形金刚、乐高小玩偶、和玩具卡车分享出来 。
但是Carson的玩具是跟妈妈朋友的女儿约好一起玩的 , 他并不想跟6个小男孩分享 。
Carson很害怕 , 他紧紧地抱着自己的玩具 , 可怜巴巴地看向妈妈 。





意外的是 , Carson妈妈并没有劝他「学会分享」 , 而是很坚定地告诉他:「你可以跟他们说不 , 只是拒绝就可以 , 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说 。 」
6个小男孩听见后大声指责Carson「小气」 , Carson妈妈霸气回怼:「他不必非要跟别人分享 , 如果他愿意给你们玩的话 , 他就给了 。 」
Carson充满感激地看着妈妈 , 更加坚定地抱紧自己的玩具 , 自信地向前走去 。





所有美好的品德 , 都是在爱的关系中自然养成的 。
父母尊重孩子的界限 , 孩子才有力量捍卫自己的界限 。
强迫孩子「分享」 , 就是强迫孩子牺牲 。
让孩子牺牲自己的「占有欲」 , 讨好别人 , 孩子只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
长此以往 , 他们会拒绝所有好的东西 。
而允许孩子「自私」 , 看到孩子的为难 , 成为孩子最有力的后盾 , 孩子内在的「我」才能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
儿童教育专家珍妮特.兰斯伯里曾在《有边界 , 才自由》中说道:
孩子对边界的需要 , 有如在黑暗中驾车过桥 。 如果桥两边没有栏杆 , 他们只能慢慢地试探性地通过;但如果两边有栏杆 , 他们就可以轻松自信地驾车通过 。
教会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力 , 是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

【这件“没教养”的事,我鼓励孩子去做100次】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