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从人类开始藐视自然之后 , 许多积少成多的“孽力回馈”就开始凸显出来 , 搞得人类十分头疼 。 这之中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全球变暖了 , 别看只是温度的增长 , 却像是打开了各个地区的“潘多拉魔盒” 。
此前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应该都是有关于南极的变化 , 却不知道北极也一直在憋着“放大招” , 因为在北极其实藏着1.4万亿吨“休眠”的甲烷 。
如今 , 这些甲烷或许要被唤醒了 , 难道第六次大灭绝高潮临近了?
北极的甲烷
此前人类在寻找新能源的时候 , 将海底的可燃冰当成了未来石油的替代品 , 可是拖了这么久都没有开始开发 , 除了受限于技术以外 , 更重要的是不想在开发的过程中让大量的甲烷释放出来 。
相较于二氧化碳来说 , 甲烷这种温室气体的影响作用会更强 , 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左右 。
在北极的海洋当中就含有大量的甲烷 , 这些甲烷小气泡冒出海面的时候 , 人们并未注意到有什么异常 。 可是随着全球变暖对各个区域都产生了影响 , 科学家开始察觉到在北极海面之下蕴含的危险 。
甲烷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 , 在常温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
可是它对温度和气压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 所以当全球变暖影响到北极海域的温度时 , 海底的可燃冰就将甲烷分解了出来 , 这些甲烷正是我们看到的一串串小气泡 。
此前 ,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研究人员乘坐一艘英国皇家科考船 , 考察了北极地区的西斯匹次卑尔根海域 。 他们使用声纳探测到从海底升起的甲烷气泡串数量超过250个 , 已收集了不同深度的气泡样本进行分析 。
科学家表示 , 在北极海域从前低温高压的情况下 , 可燃冰在海底360米左右的位置就能够保持稳定 , 起码不会分解释放甲烷 。 可是如今随着海水的上升 , 这一深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 得到400多米才能维持稳定了 。
根据现有的考察来看 , 身处北极海域的甲烷至少有1.4万亿吨 , 过去它们大多都在“休眠” , 可是在人类使地球不断升温的过程中 , 大量的甲烷被唤醒了 。
而它们苏醒对于人类显然不是好事 , 这只会让现阶段已经非常严峻的全球变暖情况变得更加危险 。
除此之外 , 在北极圈地区还有着大量的冻土 , 这些冻土在融化之后 , 也会释放出许多甲烷 。 从前坚硬的永冻层 , 如今都在温度的变化之下变成了湿地甚至形成了湖泊 , 这些湖泊当中不断冒出的小气泡 , 就是在温室效应中再添一把火的“甲烷” 。
数据显示 , 在100年的热量诱捕统计中 , 甲烷的排放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 , 所以它们的释放可能会让全球变暖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
人类如今虽然有能力探索宇宙了 , 但是距离实现星际移民还有很长2003年与2017年的多年冻土程度的路要走 。 因此如果全球变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 , 那么我们可能在没有飞出去之前就被地球环境制裁了 。
为此许多悲观的人甚至表示 , 一旦温度到达了某个限值 , 北极的1.4万亿吨甲烷都被唤醒 , 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真的要来了 , 而始作俑者就是人类 。
生物大灭绝事件
相较于地球漫长的年龄来说 , 地球生物诞生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 但是就在这几亿年的岁月当中 , 地球上的生物已经经历过5次大灭绝事件了 , 每一次生物大灭绝到来 , 都会将整个生物圈重新洗牌 。 在灾难结束之后 , 新的生物会陆续登上舞台 。
推荐阅读
- 一个神奇的物种,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学家:人类正在见证进化!
- 不用子宫、精子、卵子,仅1个干细胞,科学家成功培育出1个新生命
- 中国哪些城市会消失?哪里最惨?如东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52米
- 科学家日前观测到一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超级地球 这也是红外线多普勒-昴星团望远镜战略计划的首次发现
- 《三体》中人类为什么对月球失去了兴趣?
- 特斯拉100年前的预言被证实,揭开宇宙起源和轮回的真相!
- 利用火星的空气、泥土和阳光,科学家将在火星上“炼”铁
- 28万亿吨冰已融化!科学家:最危险的事,将要在地球上发生!
- 世界最诡异的大门,进去了就可以“穿越”,至今无人敢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