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随着社会进步 , 人们文化水平提高 ,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 , 让很多家庭都只能生一个小孩 , “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有所改观 。
但在很多农村家庭中 , 一定要生儿子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 在二孩政策开放后 , “重男轻女”的思想似乎又卷土重来 , 虽然很多妈妈已经到了高龄产妇的年纪 , 迫于家庭压力还想拼个男孩 。
“男尊女卑”的思想源于传统社会的父权宗族制度 , 男孩承担着养老送终、传宗接代的任务 。 但现代社会中 , 延续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 , 来换取“养儿防老” , 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70岁老人亲身经历:“别再相信生男生女都一样”
张大爷今年70岁 , 有一儿一女 。 在王大爷眼里 , 儿子是自己的依靠 , 养儿防老天经地义 。 女儿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 女儿终究要嫁入别人家 。
这样的思想就决定了张大爷对待儿女的态度 , 他偏心宠爱儿子 , 不怎么待见女儿 。
女儿是张大爷的第一个孩子 , 当初得知是妻子生下的是女儿时 , 王大爷摔门而出 。 不久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 , 妻子如愿生下了儿子 , 王大爷终觉人生圆满 。
生活中 , 家里的好吃好喝都是儿子优先 , 而女儿却不怎么得到父母的照顾 。 儿子有要求 , 王大爷夫妻都努力满足他 , 对于女儿的要求 , 却用各种理由搪塞 , 不愿意给女儿花钱 。 如果儿子女儿吵架冲突 , 错的那个人永远是女儿 。
如今70岁的张大爷很后悔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 。 王大爷的老伴走的早 , 他想搬去和儿子一起住 , 他和儿子提了几次 , 可儿子却敷衍了事不肯让他过去住 。
后来小夫妻以要孩子为理由 , 让张大爷卖掉了老家的房子 , 搬去了养老院 。 让张大爷难受的是每年过节期间 , 养老院就剩下他一个人 , 其他人都去和子女过节了 。
女儿得知情况 , 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城市 。 她自己房子小 , 就给老人找了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 , 平时有时间都去看看父亲 , 过节的时候都把父亲接到家里一起吃饭 。
张大爷感慨: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样 , 老了才知道差距 。
不管是新闻中还是在我们身边 , 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 其实与其说张大爷的儿子不好 , 而是张大爷“男尊女卑”的思想害了他的两个孩子 。
在张大爷眼中 , 他那么疼爱自己的儿子 , 孩子从小到大的要求 , 他都尽力满足了 , 可到老了 , 怎么自己有一些小小要求 , 孩子就不能满足了呢?
其实“一切都让给孩子 , 为了他牺牲一切 , 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 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 ”不得不承认 , “不孝子”的养成 , 父母有着相当大的责任 。
张大爷的这种养育方式势必会阻碍他儿子的成长 , 自私、没有担当、不能独立是有迹可循的 。
张大爷的儿子 , 从小到大 , 他从不需要为金钱发愁 , 因为只要提出要求 , 父母就会想办法满足;从小到大 , 他从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因为只要有矛盾 , 都是姐姐的错 , 自己从不错 。
但人是有社会属性的 , 总有一天要走出家 , 走入社会 。 原生家庭是会给孩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但进入社会仍然有第二次自我成长的过程 。
和弟弟相比 , 姐姐在原生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 但她在走入社会后选择积极面对 , 她选择了成长与包容 。
其实一切都是选择 。 可能原生家庭不幸福 , 可能父母对孩子溺爱 , 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不论家庭如何 , 都可以选择积极面对人生各种挑战 。
孩子不是任何人的私有物品 , 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独立 , 教会孩子如何成长 , 而不是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私有物品 , 变成用来慰藉情感的物品 。
【不要再相信生男生女都一样,70岁老人哽咽坦言:老了才知道差距】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 深圳:女子与网友约好见面谈生意,到场后怒吼“为什么骗我”!
- 江西25岁小伙贷款80万追求女友,结婚前才知对方是38岁离异大妈
- 高温下的武汉计量人:“决不会因高温降低检定标准”
- 女孩被父母逼着嫁给不喜欢的男子,15年以后,感谢继父当年的安排
- 女子为使丈夫满意,贷款10万去做整形,术后被嫌弃像热水袋
- 姚策录音遗嘱曝光,熊磊和杜新枝阴奉阳违,网友:死不瞑目
- ?榜一大哥打赏女网红180万,网红丈夫出面:感谢大哥让我财务自由
- 重庆女子看了一场直播,竟损失了50万元:“我贷款买的”!
- 医院男医生猥亵多名女子,满身邪念的“狼”,正借白大褂发泄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