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NASA卫星拍摄到中国海岸线变化,潮间带急速萎缩,现状令人担忧】

文章图片
广阔无垠的地球表面平躺着诸多特殊地带 , 荒无人烟、干旱少水 , 地面完全被沙子覆盖的沙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此外 , 潮间带也是自然界中比较特殊的地区 , 不为人熟知却有着重要作用 。 所谓潮间带 , 指的是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 , 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带 。
潮间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方面 , 我国的潮间带面积广阔 , 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 既能呈现形态不一的样貌 , 又能形成美丽的人文景观 , 其净化污染、防范风暴等功能更是对保持生态稳定发挥着重大作用 , 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是经济方面 , 潮间带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风能发电 , 潮间带年平均风速可达6~7米/秒 , 发电量大 , 对于满足我国大面积沿海地区的用电需求功不可没 , 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 。
对于如此重要的潮间带 , 我们当然希望它能够一直保持完好状态 。 然而 , 实际上我国潮间带的变化趋势却不容乐观 。 NASA卫星对我国的海岸线变化情况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拍摄 ,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观察分析 , 科学家得出一个不愿看到的结论:在过去短短40多年的时间内 , 中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潮间带急速萎缩 , 消失速度几乎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 科学家提醒大众 , 我国的潮间带现状令人担忧 。
NASA卫星对我国海岸线进行了全面拍摄 , 并记录了40多年的变化数据 , 科学家随机抽取了653个现场勘测点 , 选择对1970年、1995年和201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 , 发现潮间带面积从1970年的7848平方公里急剧减小到2015年的4895平方公里 , 45年时间消失了近37.62% , 以每年0.94%~1.17%的速度在萎缩 。 潮间带的减少不是小事 , 可能会导致沿海生态系统的崩盘 , 甚至影响到全人类的栖息环境 。
至于潮间带越来越少的原因 , 与日益增长的人类开拓活动息息相关 。 沿海地区的人口本来就多 , 再加上增长速度快 , 大家对潮间带的大力开垦自然使得潮间带面积越变越小 。 另外 , 海平面上升也对潮间带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 而海平面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由于无节制的人类活动而造成的 。 科学家称 ,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潮间带这一宝贵地带的严峻形势 , 我们不得不重视对潮间带的保护 , 以重建生态 , 实现对未来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推荐阅读
- 【牛顿体系】和【爱因斯坦体系】
- 太阳直径为月球的400倍,距离也是400倍,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
- 太阳引力那么大,为何八大行星没撞过去?牛顿早已给出答案
- 人体DNA断裂会发生什么?美国科学家徒手掰开原子弹,变成活死人
- 天选之子!非洲矿工俩月三次挖到巨型宝石,瞬间变身千万富翁
- 种菜不易:一帆风顺的科学幻想与坎坷的月壤实验
- 新剧重推|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真的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做不了
- 新研究称,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尚未开始,但地球正朝它飞速前进!
- 人类的感知有两个最重要的能力:第一是理解客观物体的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