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地40℃高温破历史极值,地球还会更热吗?( 二 )



图|pixabay汉森的报告极具前瞻性 , 因为地球表面温度从1980年开始便以每10年0.18℃左右的增幅持续上升 , 2020年的地表温度已经比工业时代之前的平均值上升了1.19℃ 。
1988年6月23日 , 汉森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做了一次报告 , 提醒政治家们注意全球变暖现象 。 这次听证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受到触动最大的反而不是美国政客 , 而是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 她阅读了汉森的报告后非常激动 , 立刻在英国皇家学会(相当于英国科学院)发表演讲 , 责成英国科学家注意这一问题 。 几天之后 , 英国外交部向联大提交了一份报告 , 建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组成专家委员会讨论这件事 。 1992年 , 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 , 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 正式向全球变暖宣战 。
第三 , 当年的气候科学家大都来自相对寒冷的北欧和北美 ,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觉得气温升高是件好事 。 不过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大家逐渐意识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绝不仅仅只是升高气温那么简单 , 而是会让地球气候变得更加极端 , 比如极热极冷天气出现得愈发频繁 , 以及台风强度的增加等等 。 北欧甚至会变得更冷 , 因为北极气候的改变有可能会导致墨西哥湾暖流变弱 , 后者正是北欧地区之所以比地球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暖的原因所在 。 于是UNFCCC修改了措辞 , 把全球变暖改为气候变化 , 以修正人们对这一环境危机的认知 。

《蓝色星球》剧照事实上 , 这次二氧化碳危机甚至不全是气候问题 , 还涉及海平面上升和海水酸化等次生灾害 。 前者来自于海水受热膨胀以及冰川融化 , 从1993年开始便一直以每年3.4毫米的速度在上升 。 后者则是二氧化碳溶于海水之后必然导致的结果 , 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层海水的酸度已经增加了30% 。 有人曾经提出通过向高空释放气溶胶反射太阳光来为地球降温的措施 , 但这一措施只能解决温度问题 , 却无法拯救海洋动物 , 它们会因为海水酸化而无法合成碳酸骨骼或者贝壳 。
随着上述这三个关键问题的解决 , 全球主流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的危害终于达成共识 , 质疑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 但仍然有不少政治家和普通民众不相信这一点 , 觉得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好多次气候变化 , 最终都挺过来了 , 所以人类不必担心 。 这个前提当然没错 , 但历史上发生的气候变化都是以万年计的 , 时间尺度相当大 , 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速度惊人 , 是以百年甚至十年为单位的 , 大部分生物难以适应如此剧烈的变化 , 将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 人类肯定会受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