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禅与达赖在西藏都吃什么?( 二 )


从达赖的一些社会活动中 , 也能看出他们的饮食特点 。
根据台海网2009年9月的消息 , 达赖在和南部县市的午宴就格外丰富 。
在菜品中 , 能看到牛腱肉、羊肉冻、炒牛肉等荤菜 , 也能看到空心菜、野莲菜等素菜 , 这些菜都是普通民众能够消费的 , 当然 , 在这次用宴的时候 , 也能看出达赖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 。

他每天早晨5点便会起床吃饭 , 早餐吃的比较清淡 , 由于他年事已高 , 晚餐只会吃少许的食物 , 还会搭配上传统的酥油茶 。
那几天 , 达赖的饮食也会被媒体所报道 , 他的早餐、中餐都几乎会全部吃光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那些西藏的美味也绝非当权人物以及贵族才能享受到的 , 很多百姓也能花钱感受到西藏的贵族美食 。
在布达拉宫脚下有一个“布达拉风情餐吧” , 这里面就整理出了一套比较齐全的“布达拉宫廷菜谱” , 根据西藏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
“布达拉宫内的多为僧人 , 他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糌粑、酸奶、酥油和一些简单的牛羊肉 , 宫廷菜谱的菜品 , 则是在历史中流传于贵族世家当中 。 ”
就算是同样类型的食物 , 不同的人吃就用不同的做法 , 达赖所食用的 , 自然是有些区别的 。

糌粑的制作通常选用上等青稞 , 炒制的时候火候也需要好好把控 , 这样溢出的青稞粉是一种暖烘烘的香味 , 口感也是最佳的 。
酸奶的制作过程也非常讲究 , 甚至还有专门饲养奶牛的人 。
那些在取名上看起来陌生的食物 , 原材料却并不陌生 , 比如“索康必喜”就是达赖和班禅在西藏经常会享用到的美食 , 制作过程便是将少量的酥油放到面粉中 , 再将碎肉包在面里 , 然后放到酥油中去炸 , 熟了后就能直接吃了 。
也不难看出 , 这种类型的食物普通百姓也是能够直接制作的 , 工序也并没有太多复杂 , 或许达赖、班禅和普通人的区别 , 只剩下原材料的使用了 。
对于达赖来说 , 他们享用的菜品的种类不算特别多 , 主要重在取材 , 原材料是必须要取自高原的 , 很多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 也只能在西藏找到 。

达赖生活中需要使用到的水 , 都是从拉萨药王山的圣泉中取出来的 ,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茶点、面食和料理管理的官员 , 这些都是寻常人家不可能做到的 。
布达拉宫是有一个膳房的 , 在一些藏历的重大节日中 , 膳房也负责一些宴请时才能使用到的食物 , 那些食物从烹饪方法来看也比较简单 , 通常是十七层糕、油炸面点、酸奶米饭外加牛羊肉 。
历史上 , 特别是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之后 , 噶厦政府组织起了最后一次宴会 , 1956年陈毅元帅亲自率领中央代表团赶赴西藏 , 当时上了140多道纯藏餐 , 西藏的特色传统美食以及西藏人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 , 都能够从这里看到 。
藏菜受到祖国其他地区以及外部的印度、尼泊尔影响都比较大 , 还有菜品属于是汉族地区直接引进的 , 从一些菜品的名称上来看 , 还有从汉语直接翻译成藏语的味道 , 在融合过程中 , 也增加了一些西藏元素 。

“活佛”的一天 , 并没有那么神秘由于藏餐在原料上的局限性 , 这也就导致了菜品种类并不能算繁多 , 和各色各异的中原菜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
对于贵族和“活佛”而言 , 给他们做食材的原材料质量更好 , 除此以外 , 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 即使是作为达赖和班禅而言 , 他们也没有办法游离于众人之外单独创造些吃的出来 。
还有就是他们所盛食物的器皿会更加高级 , 桌上的食物 , 也大多是一些传统美食 , 这也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经历有关 。
2005年 , 有记者走近了班禅的一天 , 看看他一天的生活情况究竟是如何的 。
早上7点钟 , 西藏的天刚蒙蒙亮 , 楼内已经是灯火通明 , 开启大门的僧人告诉记者 , “活佛”正在洗漱当中 。
那一年 , 十一世班禅才刚刚15岁 , 他的脸上还显露着稚气 , 作为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 , 他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
记者发现 , 这位班禅所享用的食物 , 也并没有超脱于传统藏菜的范围 。

十一世班禅就非常喜欢吃糌粑和酥油茶 , 这也成为了他的早餐 , 身边的陪侍人员告诉记者:“在服侍班禅6年多的时间里 , 他的早餐就是糌粑和酥油茶 , 基本没有过改变 。 ”
侍从喇嘛会在一个瓷碗中倒入少量的酥油茶 , 然后再往酥油茶上面添上两大把糌粑 , 等到糌粑完全被和好了之后 , 班禅就会一边吃糌粑 , 一边饮用酥油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