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

猪价“变脸” , 蛋价跌近4元预警 , 玉米“又陷危机” , 农民咋办?

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

文章插图

现在有多少猪、鸡是农民经营的?有多少玉米是农民种植的?现在基本上是养殖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经营 , 与农民没有多少关系 , 农民只是为公司养猪、养鸡 , 种粮食 , 那是农民为公司打工 , 亏本与盈利与农民没有什么关系 。

首先是猪 , 2018年年底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 , 对国内生猪生产危害非常严重 , 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 , 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 , 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 , 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 。2019年6月份后国内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 , 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 , 有的暴涨到50多元一斤 , 远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 养猪进入了红利时期 。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 , 养能繁母猪一头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 , 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由于进入了养猪红利时期 , 养猪的利润特别丰厚 , 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 , 当时经济效益特别好的房地产企业、汽车制造、网络营销等非农业企业大量涌入养猪业 , 这些养殖企业大多数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经营方式 , 合同式养殖 , 大量的热钱涌进了养殖业 , 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 。这些企业是擅长于工业、建筑业等的生产与管理 , 对养猪是一窍不通 。首先是这些企业在不适宜出栏的春节后仍然大量出栏肥猪 , 犯了大忌 。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新投资跨界养猪企业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 , 造成肥猪在猪肉消费淡季大量出栏上市 , 形成了肥猪供大于求的状况 , 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降 , 造成肥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 。其次是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市场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 , 造成了市场上的肥猪供大于求的现状 , 具体表现就是养殖企业大量养殖300斤以上的大肥猪 , 这是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 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 , 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 , 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透明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 , 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 , 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 , 价格就会持续下降 。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 , 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真正的农民养殖的猪、鸡很少 , 大家都知道 , 近几年农村养猪政策的变化 , 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 , 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猪 , 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猪、鸡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 现在强调的是规模养殖 , 养殖业是操纵在几家超级养殖集团 , 农村人大多数外出打工 , 村寨已经是空壳村了 , 很少养殖猪鸡了 , 因此 , 农牧产品容易发生价格垄断和价格频繁波动 。

农村养猪是在去年年底才大量养殖的 , 大多数还没有出栏 , 因为农村养殖的大多数是本地的黑毛猪 , 生长比较缓慢 , 本地黑毛猪具有成熟早、脂肪多、耐粗饲、适宜放养、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饲料多以玉米、马铃薯、野生牧草为主 , 除喂给大量采集的野菜、青料外 , 还喂给洋芋、瓜类并拌合少量的玉米、豆糠等 。“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长的是健美肉 。” 本地黑毛猪品种的猪肉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既适合鲜用,又是制成腊肉的优质材料 。本地黑毛猪品种销售价格高 , 利润也比较高 , 如我们这里农贸市场上销售的本地黑毛猪肉通常每斤价比白毛杂交猪高10元以上 , 本地黑毛猪由于味道特别好 , 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 本地黑毛猪是不愁销售的 。


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

文章插图

蛋价跌近4元预警 , 这是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散养鸡产蛋高峰 , 也是一年中鸡蛋价格最便宜的季节 , 在春节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 , 白天逐渐延长 , 黑夜逐渐缩短 ,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母鸡产蛋的影响十分明显 , 光照具有促进母鸡生长发育和增强生殖机能的作用 。光照能刺激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激素 , 从而加快卵巢卵子的发育 , 有利于母鸡产蛋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 , 光照时间的延长 , 现在是散养鸡产蛋逐渐增加 , 在夏至节的前前后后母鸡产蛋是一年中最多的季节 , 也是一年中鸡蛋价格最便宜的季节 。鸡蛋如果供大于求 , 价格就会下降 。养殖场的条件是稳定不变化的 , 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比较小 , 而散养鸡对市场鸡蛋价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现在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时间的逐渐延长 , 农村散养土鸡的产蛋是逐渐增加 , 鸡蛋的供应量会大于消费量 , 价格会出现下降 , 因此会出现蛋价跌近4元预警 。鸡蛋在5月份是很难涨价的 , 鸡蛋的涨价只能在中秋节前一个月是一年中鸡蛋价格最高的季节 。主要是由于制作中秋月饼需要大量的鸡蛋 , 特别是广式月饼需要鸡蛋蛋黄作馅 , 有的一个月饼就需要两个蛋黄 , 同时 , 气候炎热 , 散养鸡产蛋大量减少 , 在中秋节前鸡蛋供不应求 , 价格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因此 , 蛋价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就能迎来再次涨价 。


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

文章插图

玉米“又陷危机” , 今年的玉米价是随着生猪养殖数量的增加而涨价 , 国内养殖业需要大量的饲料玉米 , 生猪的大量增加 , 玉米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 造成了春节后玉米价格波动频繁 , 每斤在1.5元左右徘徊 , 为降低养殖成本 , 国内大量进口玉米 , 又使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了下跌 , 但是真正农民手中的玉米很早就已经销售完了 , 大量的玉米是在中间商的手中 , 农民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


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猪价“变脸”,蛋价跌近4元预警,玉米“又陷危机”,农民咋办?】猪肉掉价对百姓有利 , 不会有影响 , 因为现在农村农民几乎都不养猪了 , 即使有养的也是凤毛麟角 , 只占农户的0.5%还要少 , 也就是养几头而已 , 多数现在养猪的都是1千头以上的大 , 2百头以上的中 , 1百头以下的小型的养猪场在养猪 , 农民种的的粮食也没有因为猪价的上涨和掉价而受到影响 , 反而猪价的下降能让多数底层老百姓能吃起了猪肉 , 这个才回归了正常

其他网友观点

事实上 , 咋变农民都得扛着 , 最底层的农民没有改变市场的能力 , 市场经济下 , 农民被操控 , 无法自保 , 无法自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