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化肥为什么要深施?怎样深施?
很高兴在这里回答问题 。当前最常见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 。这些肥料施 人土壤后 , 产生的铵离子容易以氨气(nh3)的形式挥 发 , 一方面造成氮肥损失 , 另一方面如果氨气浓度高 , 玉米会出现叶肉组织坏死 , 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的氨气 毒害现象 , 影响产量 。因此 , 氮肥应尽量深施 , 深度以 接近10厘米为宜 。
氮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大量元素 , 其主要由碳铵和尿素提供 , 两者之中碳铵又占大部分 , 碳铵的易分解挥发性及易淋溶性、决定了要快速且较深地施入土壤 。
据测定 , 碳铵表施5分钟后 , 氮素损失13.8% , 深施7厘米5分钟后仅损失0.88% 。碳铵和尿素 , 地表撒施 , 氮素利用率分别为27%、37%;施到6-10厘米的土壤中 , 氮素利用率分别为58%、50% 。氮肥深施主要和翻耕作业相结合 , 先将固体肥料均匀的撒在地面 , 随即翻耕入土 , 耙细盖严 , 尽可能缩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时间 。
一、保氮效果好 。把氮肥由表层施改为深施 , 能大大减少氮肥的挥发损失及反硝化作用 。减少杂草和藻类等对肥料的消耗 , 使氮肥保氮效果好 。把氮肥深施7--9厘米 , 据测定 , 碳酸氢铵球肥深施 , 在施肥后30天 , 氮素损失为3.1% , 而碳酸氢铵粉肥表施 , 氮素损失为83.2% 。
二、能促进作物根系深扎 , 增强吸肥能力 。农作物根群有趋肥性能 , 若把氮肥施于较深的土层中 , 根系会深扎 , 粗壮 , 根系且长 , 并能增强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 。
三、能改善土壤氮素供应状况 。把氮肥深施 , 比表施稳定 , 供肥效均衡、持久 , 作物不会出现暴生暴长 , 且后劲足 , 使作物生长健壮 。特别是水稻 , 对提高有效穗数 , 粒数及千粒重 , 十分有利 , 增产效果好
其他网友观点氮肥深施是必须的 , 原因在于氮极易于挥发 , 而且从作物吸收的原理上看也需要深施 。

文章插图
问到这个问题 , 您一定是看到了大家经常在撒施肥料吧 , 这是一种比较浪费肥料的不良行为 , 可是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种省事的办法 , 不能说好与不好 , 大家都是在费用与人生方面做个打算吧 , 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和一些理论所不共振的原因吧 。
氮肥不管是哪种 , 尿素、碳铵 , 还是硫铵、氯化铵 ,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氮素容易挥发 , 氮素的挥发首先是会使营养元素丢失 , 重要的是还会使大气被污染 , 追肥时还会使作物叶片被污染形成浇叶烧苗现象 。不过有时候农民朋友并不会感觉到这些变化 , 总以为是地力水平不行的原因 。

文章插图
我们再看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原理 , 说到底任何作物都是需要作物根系来吸收营养的 , 而作物根系一般都在土壤表层以下5公分 , 以至更深的位置 。而作物的根系一般会主根深扎 , 侧根四散 , 而侧根也是会是四散的同时向下扎 , 毛细根在侧根上 , 是吸收营养元素的主力 。当肥料与毛细根距离比较远的时候 , 吸收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 特别是上下错位 , 就会严重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的 。
所以不管作物是在刚播种 , 还是出苗追肥 , 在施氮肥的时候还是深施为好 。根据作物的不同 , 深施方法以穴施、沟施、注施为主 , 其深度一般在5-15公分之间 , 而果树作物则要更深一些 。因为农民对于单纯穴施比较烦 , 所以为了提高效率 , 建议农民朋友在作物垄间进行沟施 , 机械挖沟 , 人工施肥 , 然后覆土 。作为底肥施用玉米最好种肥同播 , 省时省事 , 果树作物以机械挖沟施肥为主 , 有些作物也可以根据作物根系深度进行注射液施肥 。

文章插图
当前仍旧不好改变大田作物撒施追肥的现状 , 还是提醒朋友们注意 , 也许这样撒施不仅起不到补充氮素的作用 , 还会因此产生一些肥害 。其他网友观点
【氮素化肥为什么要深施?怎样深施?】氮素肥料容易挥发 , 深施可以和空气隔开 , 防止挥发 。同时氮素肥料中的氨态氮可以被土壤吸附 , 减少淋失 。深施覆盖泥土可以提高肥效10—30% 。
推荐阅读
- 空调出风口有风但不制冷 空调为什么不制冷
- 迪拜为什么那么有钱 迪拜哪个国家
- 为什么只愿给补贴不愿提高粮价是何道理?
- 山区农村的老人,天天辛苦干活,为什么还长寿?
- 中国还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大量的牛肉猪肉?
- 萤石粉主要产地 萤石产地
- 为什么农村种地的都是老人?
- 最近为什么猪肉价格下降如此之快?能恢复到2019年的价格吗?
- 有的年轻人为什么无法在农村生存?
- 狗为什么不嫌家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