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最基础也是作为重要的知识 , 那就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 物体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这被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 在很多人眼中自由落体是非常简单的 , 就是一个东西从高处掉下 。 那么 , 如果羽毛和保龄球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 你知道谁会先落地吗?
空气阻力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都觉得重的物体会先落地 , 比如从十米的高空同时把保龄球和羽毛球扔下来 , 那么重一些的保龄球就会先落地 。 在很多人眼中轻的物体降落速度很慢 , 而比较重的物体因为很重 , 与轻的物体相比 , 它的降落速度会很快 , 会马上落地 , 毫不拖泥带水 。
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的关于落体运动的观点:他认为物体下降落地的精准度和它们的重量有着直接关系是成正比例的 , 其实这个错误观点对后人影响是很大的 。 直到1590年 , 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丢下的两个重量不一的铅球 , 却让我们后人永远地记住了:物体落地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 却与空气阻力有关 。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话 , 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就会完完全全同时落地 , 不产生一点误差了 , 这到底是为何呢?
没有空气阻力状态下 , 保龄球和羽毛哪个先落地?全球有个最大的真空实验室那就是NASA真空模拟仓 , 还被称为\"空间动力设施\" 。 为了寻找到在没有空气阻力状态下 , 保龄球和羽毛哪个先着地 , 布莱恩·考克斯教授对这个巨大的真空实验室非常感兴趣 , 在他看来真相或许从这里能找到 。
在实验过程中 , 考克斯教授让相关工作人员把真空实验室的大门紧紧关闭 , 然后再把所有空气都抽走 , 整个密室里有近两万多立方米的空气 , 工作人员也是花费了近三个小时终于抽走了所有空气 。
然后工作人员直接按下按钮 , 只见保龄球和羽毛以完全相同的速率同时落地 , 这项实验让在场所有人员都激动不已 。 时隔四百年 , 这项实验的开展充分地证明了伽利略和牛顿的定律是对的 。
牛顿我们都知道 , 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那么 , 伽利略又是谁呢?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 他深入研究了重力与自由落体 , 相对论 , 弹丸运动原理 。 伽利略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 他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掷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 最终这两个铁球是几乎同时落地的 。
其实 , 在伽利略的实验过程中 , 他忽略了空气阻力 , 质量都比较大的铁球是能够同时着落的 。 这项实验的研究 , 说明了任意质量的物体 , 只要在相同高度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 那么下落的时间是相同的 , 这和物体的本身质量是无关的 。 确切来讲 , 自由落体运动仅存在于真空状态下 , 需要排除空气阻力的干扰 。
为此 , 伽利略提出了在真空状态下 , 任何物体在定律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 , 下落时间相同 。 然而在考克斯教授的实验中 , 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方程s=gt2/2进行推算 , 同一高度的羽毛和铁球能够同时落地 , 这与它的下落时间和重力速度g以及高度S有关 , 和物体本身的重量是无关的 , 所以不管怎么计算 , 只要忽略掉重量 , 就可以得到同时落地的结果 。
伽利略的实验很简单 , 考克斯教授认为 , 伽利略的实验只能证明两个外形相当的物体尽管重量不一样 , 却能同时着落 。 但不能证明 , 重量和表面积都不相等的物体是如何同时下落的 , 比如保龄球和羽毛 , 在真空实验室中 , 得出来的实验结论才更具有说服力 。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忽略掉空气阻力的影响呢?在正常的环境中 , 物体从高处下落的时候 , 下落的速度越快 , 它的阻力就会越大 , 当然对于这个物体所处的高度也是有要求的 , 不能太高 。 因为空气阻力对物体下降速度的影响就越明显;伽利略的实验地点是比萨斜塔 , 而它的高度是只有五十米的 , 所以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才让两个质量差不多的铁球同时落地 。
推荐阅读
- 管道中塞满钢珠,推动其中一端,另一端瞬间掉落,超光速了吗?
- 三代制冷剂,尘埃落定之时,触底回升之日
- 用平顶激光束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制造纯镍单晶
- 长征6号一箭16颗侦察卫星,组建卫星星座,70颗卫星24小时监控
- 令人不齿:送货司机与汽修老板娘纠缠不清
-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么蛇?
- 用于微/纳米尺度三维制造的双光子光刻: 综述(2)
- 女子想查看丈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求助了“技术人员”
- 原来水并非只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在深海还存在“第四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