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须弥山


易经与须弥山


易经很可能是古人对于宇宙的描述 。 以前的文章中曾说过可以用球体建立易经的模型 , 将此模型与古印度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宇宙观相比较会发现两者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
球体上部俯视示意图

易经与须弥山九山八海
图中居于中心的点为易经的两仪之一 , 可以与古印度九山当中的须弥山相对应 , 图中八个圆环与其余的八山相对应 , 九山之间的八个区域即为八海 。
图中最外围这个环类似于地球的赤道 , 环上四个主要的点为易经的四象 , 此环可称为四象环 , 与古印度的四天王天相对应 。 此环除了四个主点之外还有28个点 , 总共32个点 , 可与古印度的32城相对应 。 另外七个环中居于中间的环上也有四个点 , 此四点属八卦范畴 , 此环可称为八卦环 。 在易经体系当中此图可分为四个区域:八卦环内分为前后两个区域 , 对应古印度的南赡部洲 , 北俱芦洲 。 八卦环外分为左右两个区域 , 对应古印度的东胜神洲 , 西牛贺洲 。
古印度宇宙观中的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自在天或许即是三千世界当中的一些小世界 , 也可以看作是一些平行宇宙 。 每一层天即为一个球面 , 每个球面当中都包含相应的九山八海四大部洲 。
【易经与须弥山】古代或许有些高人认识到了宇宙的一些奥秘 , 个人觉得对于这些认知应当予以重视 , 不能抱着古人很原始很落后的成见 , 草率的将其否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