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何当年苏联挖穿地球的梦想,无法进行下去?50多年后终于明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个世纪的冷战 , 世界的探索活动进入到了疯狂的阶段 。
一方面美苏在太空中你追我赶 , 最终美国以登月先胜一筹 。
于是苏联并不甘心 , 他们准备干一件大事 , 挽回自己在太空争霸中暂时落后的格局 , 这就是苏联后来的地心计划 。
1970年开始 , 苏联在自己的科拉半岛钻孔 , 想要打穿莫霍界面 , 给美国当初失败的莫霍计划上一炷香 。
那么苏联人究竟挖了多深的位置呢?
冲向地心科拉深坑超级钻孔 , 曾经以12263米的深度位居世界第一 , 它是苏联地心计划的产物 。
1970年 , 苏联的科学研发中心NEDRA开始实施这项计划 , 它们的目的地是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莫霍界面 。
莫霍界面是地质学家莫霍洛维奇提出的一个概念 , 地球上并没有这个的实物 。
美国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而时候开启了莫霍计划 , 结果在钻到315米的地方时就进行不下去 , 狼狈收场 。
苏联的科拉深孔一开始进行得比较顺利 , 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10000米的大关 。
如果照这个趋势 , 钻到地心似乎不是问题 。
钻探之路一直进行 , 就算是苏联解体也没有阻止它钻下去的道路 , 俄罗斯接力继续实施这个地心计划 。
直到2008年 , 俄罗斯宣布 , 不再继续钻探科拉深孔 , 它的深度就此定格在了12263米 。
是什么让科拉深孔的钻探无法进行下去?
钻孔没有那么容易停止科拉钻孔的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 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资金 , 俄罗斯已经无力再支付如此昂贵的开销 。
科拉钻孔的经费 , 绝大部分都花在了钻探用的设备上 , 斥巨资打造的钻头 , 可能钻10分钟就崩了 , 最后的263米 , 俄罗斯花了10年(1983年到1993年)
这是因为 , 钻探队发现 , 越往下面钻 , 岩石就越来越硬 , 只用一般的钻头根本钻不动 。
于是科研人员疯狂研发新的钻头 , 然后发现 , 新的钻头也就比一般的钻头多钻1米左右 。
地壳的平均密度在2.75g/立方厘米 , 但其实是分布不均匀的 , 越往下走密度越大 。
到最后 , 新研发的钻头也撑不住了 。
人类研发的钻头 , 钻地表以下1000米的岩石不费力 , 但是在钻10000米以下的岩石时 , 就显得非常吃力 , 必须保证钻头的硬度比岩层大 。
当然 , 只满足硬度是不够的 , 钻头还必须承受高温 。
由于钻头和岩石之间的剧烈摩擦产生巨量的热 , 这个热足以将钻头的金属烧化 。
为此钻探人员不得不一边钻一边给钻头冷却 , 将钻坑的温度维持在300多度 。
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 整个计划使用的冷却液足够全俄罗斯的钢铁厂使用一年 。
除了坚硬的岩石、高强度的摩擦 ,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钻头应对 , 那就是高压 。
进入地下之后 , 每挖1000米 , 压力就增加27.5MPa , 当进行到10000米以下的地方后 , 钻头需要承受275MPa以上的压力 , 可以说钻头的报废率费非常大 。
当进行到12263米的时候 , 俄罗斯已经将该计划的资金耗尽 。
地质学家们经过综合考虑 , 建议停止钻探 , 首先已经没有再钻下去的必要了 , 因为人类的科技已经到顶 , 目前的材料只能到这 。
其次 , 科拉钻孔距离地心还非常远 , 甚至说 , 它连目标地莫霍界面非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