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力发展ETC,而不推广车牌识别技术?


为什么中国大力发展ETC,而不推广车牌识别技术?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中国大力发展ETC,而不推广车牌识别技术?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中国大力发展ETC,而不推广车牌识别技术?


咱们大力推广ETC、是因为基于微波通信原理的ETC更加稳妥 , 不容易出错、且抗干扰能力更强;在问题描述中、用停车场采用的车牌识别技术为例子是不恰当的 , 因为通过停车场收费口的车子与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车子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 所以停车场用的好、不出问题 , 不等于在高速公路上应用也不出问题!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车流量太大 , 记得去年十一长假时、某区域的高速公路仅仅四天通过车流156万辆 , 每天通过量接近40万 , 这种车流量不是一个停车场能比的!在停车场使用车牌识别可能没出现问题、因为车流量少 , 而如果是车流量巨大、能见度不好呢(如雾天、雨天等) , 车牌识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必然出现各种问题 , 任何成熟的技术、都必须要经过压力测试 , 从抗压角度来看、ETC远比车牌识别稳妥很多!

ETC并不仅仅是我们在大力推广平心而论ETC是很早之前的技术 , 微波通信本身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成熟 , 而我们开始做ETC试点则在96年 , 日本则是在97年开始试点;只不过早些年间咱们没有下力度推广罢了 , 而我们则在2019年开始力推、在超短的时间内实现普及 , 因为普及势头过于迅速 , 所以难免存在些问题、外加一些银行采取的推广方式让人不舒服 , 所以很多车友对ETC存在看法!

不仅仅我们在用ETC , 日本也是全面覆盖了ETC , 美国高速公路部分收费路段同样采用ETC、或E-zpss(收费通道天线识别车上的异频雷达、读取用户信息并扣款 , 是不是和这ETC有点像) , 差异在于日本的ETC、美国高速公路收费常用的E-zpass仅仅绑定用户而不绑定车 , 也就是说同一个设备、可以用在不同的车子上!相同点则是都没有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原因很简单 , 车牌识别终究会受到能见度制约、而微波通信则不受能见度制约 , 哪怕能见度为0、ETC还是好用!

推广ETC真的是为了防止套牌?看到不少车友都提到大力推动ETC是防止车辆套牌?当然、微波通信却有这个功效 , 但这仅仅是理论、要明白套牌者的心态!之所以要套牌、就是想无声无息的占便宜 , 关键字就是个隐、藏的越深越稳妥!假如真的实现了车牌识别缴费、套牌车也根本不敢用套来的牌子去缴费 , 因为这样原牌车主就知道自己的车牌被套了、套牌者就直接暴露了 , 可以试想一下高速收费口那么多监控、拍照设备 , 这辆套牌车没跑!所以套牌者往往花大价钱套来的牌子、会蠢到为了省百八十元的高速费去暴露自己么?所以思考问题不要完全站在理论的角度上、要懂得模拟真实的场景 , 所以不推广车牌识别、与防止套牌就没半点关系!
ETC普及过程中的一些问题ETC这项技术以及普及ETC都是好的 , 也是咱们不断进步、用自动化取代人工的体现 , 为车友们提供了方便、舒适;但问题则是出现在了快速推广的过程中 , 说的直白点就是一些银行的推广方式存在问题 , 过去没有任务要求时、车主半ETC那个费劲啊 , 办理要带绿本、行车证、身份证、填很多表 , 办理者还会被问到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公积金等等 , 啥都没有的还办不上呢 。。。 即便成功办理、机器也要很久之后才到 , 总之过去办理ETC太难了!

【为什么中国大力发展ETC,而不推广车牌识别技术?】而从2019年开始全面普及ETC , 银行们都有了任务、开始猛推 , 因为开始时ETC线上申请系统不完善 , 所以难免看到很多银行在高速公路口附近设立办理点强行推进、难免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平心而论ETC技术是非常成熟、稳定的技术 , 车流量低时或许看不到它的优势?但车流量大时或面临环境因素时就能发现ETC的稳妥 , 还是那句话在能见度为0时、ETC依然管用而车牌识别不管用 , 所以ETC才会被大力推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