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发大水后,河里的鱼、蚌都减少了,这是为什么?( 二 )


第二:生物输入 。 在一片空地上挖一个池塘 , 即使人不放入鱼 , 一段时间后这个池塘里也会有鱼 , 这其实就是生物输入的功劳 。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 , 水鸟会在鱼类的繁殖期吃掉鱼的受精卵 , 而这些进入水鸟体内的受精卵约有1-2%是不会被消化和破坏的 。

此时的水鸟在飞经或者停留在一个水体上时 , 就会通过排泄将这些未被消化的鱼类受精卵排入水体内 , 这样受精卵就会在水体中孵化 , 从而补充生物量了 , 而一些小河是许多水鸟喜欢停留的地方 , 所以 , 在水鸟输入的补充下 , 几年后 , 小河的鱼类会就恢复的差不多了 。
但是 , 河蚌就不同了 , 它们的受精卵会在蚌类的鳃腔内孵化 , 然后在鳃腔的育儿囊中发育成幼体 , 这样河蚌就诞生了 , 并且它们一直生活在水底 , 水鸟极少有接触到的机会 , 再加上蚌类的繁殖比较缓慢 , 所以 , 大水过后 , 残存的蚌类 , 很难靠自身恢复到原有的种群数量了 。

写在最后大水属于天灾 , 它们不仅能够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 对水体中的生物威胁也是很大的 , 尤其是鱼类和蚌类 , 大水的冲刷以及水体的恶化成为了它们的刽子手 。
【小河发大水后,河里的鱼、蚌都减少了,这是为什么?】不过 , 小河、湖泊都是有自愈系统的 , 只是仅仅靠自愈系统很难快速地恢复到原有的生物量 , 它们还需要其他生物的输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