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纪录刷新!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下连续成功新纪录!
《环球时报》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处获悉 , 8月20日1时37分 ,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A星、B星、C星 。 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 打破了此前保持的连续102次发射成功纪录 。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 , 此次发射入轨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A星、B星、C星主要应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 其中 , A星、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C星和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
拍摄:车元元
从1996年10月20日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 , 至2011年8月6日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 ,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连续102次发射成功历时15年 。
然而 , 航天事业的高风险特质意味着风险与挑战时刻存在 , 随后的几次发射失利也为航天人敲响了警钟 。 为此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认真开展全面质量复核复查、举一反三 , 全力守牢生产质量底线、红线 。 经过不懈努力 , 质量工作有了显著提升 , 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此番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 仅用时830余天 , 平均每8天完成一次发射任务 , 还创造了一天内连续2次发射成功的新纪录 。
这一时期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送入太空;长征八号遥二火箭“一箭22星”发射成功 , 树立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标杆;“问天”实验舱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航天器 , 重约23.2吨 , 由长征五号B遥三火箭托举升空;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等新型号成功首飞 , 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 , 覆盖低、中、高不同轨道和各种类型航天器 , 使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
“长征火箭在高密度发射态势下 , 仍然能保持如此高的成功率 ,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年来努力破除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困难 , 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地 , 实施‘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体现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表示 。
拍摄:车元元
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 ,当前 , 中国航天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 , 已经执行433次(包括本次)发射任务 , 先后把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 今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了50次以上的航天发射任务 。 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 有力证明了我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跃升 。
目前 , 正在服役的10余型长征火箭不仅能够向高中低不同地球轨道发射卫星、空间站、载人/货运飞船 , 还具备发射无人深空探测器的能力 , 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在长征火箭连续103次发射成功中 , 既有像“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这样的“金牌”老将 , 也有像“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一号”这样的长征“新一代” 。
此外 , 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 , 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起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 支撑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行稳致远 。
拍摄:车元元
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还指出 , 目前 , 航天科技集团正组织对国内外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价格等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和专题研究 , 结果表明 ,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高、性价比优 , 仍具有竞争优势 。
首先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执行高轨、低轨任务 , 价格均远低于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 , 如“宇宙神5”“德尔塔4H”等;即使与美国SpaceX公司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火箭相比 , 执行低轨任务的“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也与其相当 , 执行高轨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仍低于猎鹰9火箭 。 当然 , 通过重复使用技术 , 猎鹰9火箭成本大大降低 , 其市场价格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巴西雨林砍伐猛增67%,高温根源已找到?
- 大脑控制行为包括哪些能力?
- 地壳如何进行?科学家们已有新的发现,让我们感到新奇
- 全球变暖最根本原因被找到?科学家发现竟因大气层电子数已严重短缺
- 恐龙灭绝之谜有新解,系两颗小行星先后撞击地球
- 黄河之源头被找到,仅有碗口大小,却为何不能让任何人靠近?
- 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闪烁的脉冲星周围还拥有神秘的星际等离子体
- 木星大红斑内部谜底揭晓!极端温度相差近400度,冰火两重天
- 流星会发出声音吗?天文学家说是的,会出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