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螳螂攻击时,为什么雄性螳螂不反抗也不逃走?


被母螳螂攻击时,为什么雄性螳螂不反抗也不逃走?


文章图片

【被母螳螂攻击时,为什么雄性螳螂不反抗也不逃走?】
被母螳螂攻击时,为什么雄性螳螂不反抗也不逃走?


我们常常会忘记 , 除了人类之外 , 地球上还生活着千奇百怪的生物 , 它们不管从外貌还是习性上都和我们大相径庭 , 越是深入了解 , 我们就越是会被其中的真相所震惊 。

母螳螂在吃自己的“丈夫”时 , 为什么雄性螳螂不反抗也不逃走?
关于这个问题 , 早在20世纪初 , 葡萄牙的昆虫学家劳伦斯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 他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欧洲螳螂 , 发现在繁殖的季节 , 都是雄性主动找雌性 , 而且当雄性发现雌性后 , 通常是偷偷地绕到雌性的背后 , 然后迅速的跳到对方的背上 , 用前足钳住雌性的胸部以及翅基 。
如此小心地接近和制服式的行为 , 足以证明雄性螳螂知道雌性可能会吃自己 , 不然它没有必要如此的小心翼翼 。 当然 , 尽管知道雌性的危险 , 雄性螳螂为了繁殖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
既然雄性知道雌性螳螂随时可能把自己吃掉 , 而最终的结果还是被吃掉 , 那这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了:雄性螳螂逃不掉 。
确实 , 在雌性螳螂面前 , 雄性螳螂只有逃跑的份 , 没有任何与之抗衡的能力 , 这是因为雌性螳螂有着两倍于雄性螳螂体型的巨大优势 , 在巨大的体型差距下 , 雄性螳螂的速度、战斗力都要远逊于雌性 , 一旦雌性转过身来 , 雄性是想逃都逃不掉的 。

雌性螳螂为什么选择减少自己的同类?
无论是哪个角度看 , 吃同类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也是相对少见的 , 这是因为任何的动物都是在竭尽所能地让自己的族群可以发展壮大 。 但是 , 雌性螳螂为什么会减少同类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 , 螳螂的寿命大都在6个月左右 , 它们是一年一代生的 , 而且螳螂的繁殖也只有一次 , 那么对于雌性螳螂来说 , 完成了繁殖任务后的雄性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 , 与其它们自己死亡或者被其他动物吃掉 , 还不如给自己补充营养 。
第二 , 雌性螳螂对雄性的依赖性本就不强 。 在雌性螳螂饥饿的情况下 , 它们甚至不会给雄性繁殖的机会就将其吃掉 , 显然在雌性螳螂的优先级排序中 , 食物才是第一位的 , 毕竟没有足够的能量 , 它们也很难产卵 。 这就造成了雌性螳螂更多的是把雄性看成一种猎物或者是工具 。 正是因为这样 , 在螳螂目下 , 才有许多螳螂演化出了“孤雌繁殖”的能力(比如美洲竹节螳螂、非洲绿螳螂等等) 。

螳螂目下大多数的成员有吃同类的习性 , 而且都是清一色的雌性吃掉雄性 , 通过科学家们的观察数据看 , 雄性螳螂对雌性的危险并非一无所知 , 它们之所以被吃掉 , 不是因为没有逃跑行为 , 而是在巨大的实力悬殊下 , 它们通常无路可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