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相信 , 随着观测技术的提升 , 地球轨道上还将会发现更多的特洛伊小行星 。 这些发现让科学家们有理由相信 , 特洛伊小行星现象是行星轨道中的普遍存在 , 于是 , 这种类型的小行星不管是在哪颗行星轨道 , 都被统称为特洛伊群小行星 。
为什么特洛伊小行星是太阳系的“时间胶囊”?所有的行星系统都是围绕着恒星而诞生的 , 而恒星的诞生都是起源于巨大星云团(宇宙尘埃)的收缩 , 收缩的结果就是在核心诞生一颗或多颗恒星 , 剩余的渣滓就聚合吸附成为行星和各种小天体 。 在我过去的许多文章中 , 介绍过宇宙的起源 , 太阳系的起源 , 地球的起源以及它们的演化史 ,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
科学研究认为 , 特洛伊小行星是大行星形成过程剩余的渣滓 , 很可能是行星卫星形成的基础 。 因为这些小行星或卫星轨道会摄动不稳 , 有可能会对行星导致威胁 。 有科学家认为 , 4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那颗火星般大小的行星 , 就有可能是隐藏在地球轨道拉格朗日点上 , 由于轨道摄动而撞向了地球 。
科学家们将这颗撞地球的行星称为“忒伊亚” , 它与地球亲密接触的惊天一撞 , 导致地轴倾斜 , 形成了23.44度的黄赤夹角 , 从此地球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 而撞起的熔岩和尘埃凝聚成了月球 , 让地球有了更大的潮汐 。 这些变异和条件让地球阴差阳错的诞生了生命 , 才有了今天的你我他 。
因此 , 科学家们认为 , 这些特洛伊小行星是与太阳和行星形成同一个时期的产物 , 是太阳系最早的化石 , 其上面隐藏着太阳系形成的密码 , 因此是太阳系的“时间胶囊” 。 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这类“时间胶囊” , 就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太阳系的前世今生 。
由此 , 露西号就应运而生了, 它肩负起人类探索太阳系、地球以及人类自身从哪里来 , 未来将到哪里去的重任 。 当然 , 这种探索只是人类对宇宙自然整体探索拼图中的一小块 , 未来将千千万万次探索的小块全部拼起来 , 才能得窥世界和自身的奥秘和全貌 。
露西号的具体任务露西号探测器是NASA研制的一种小行星探测器 , 其主要任务就是人类首次考察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群 。 这次任务总投资达到9.81亿美元 , 看起来不少 , 但却被称为是NASA历史上最抠门的任务 。
这是因为露西号任务十分繁重 , 它不像以往的小行星探测器 , 只需要探测一两颗小行星 , 而是要先后考察8颗小行星 。 这样每一颗小行星的花费就只有1亿多美元 , 因此才被称为历史上最便宜的星际探索了 。
露西号探测器高度约5米 , 发射重量约1550公斤 , 干重为821公斤 , 上面携带的主要仪器有:热发射光谱仪、远程侦察成像仪、红外成像光谱仪、多光谱可见光成像相机等 , 当然还有必备的导航和与地球联系的通讯装置、动力电池等 。
露西号的一大特点是装有两扇巨大圆形太阳能电池板 , 展开后总宽度达到14.25米 , 有效面积达到51平方米 。 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带附近的阳光强度不及地球的3% , 为了保证露西号的动力要求 , 才配备了这样巨大的太阳能装置 。 这个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在木星轨道暗弱的阳光下获得500瓦电力 , 而露西号只要有82瓦的电力就可保证全部正常需要 。
看起来保守系数很大 , 但发射后出现的情况验证了科学家们具有的先见之明 。
在执行任务的12年里 , 露西号将有三次通过地球引力弹弓效应提速 , 最终让自己的时速达到56万公里 , 也就是秒速155.6公里 。 这三次围绕地球“兜圈子”看起来是让这个圈子越兜越大 , 最终圈子大到进入木星轨道 , 钻入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群 。
一系列飞掠地球的时间为:第一次2022年10月 , 第二次2024年12月 , 第三次2039年12月 。 实际上在第二次飞掠地球加速后 , 露西号就会直奔木星轨道了 。 在2025年4月时 , 露西号将在奔向木星轨道途中 , 执行第一颗小行星探查任务 。
这颗小行星叫Polymele , 并非是木星轨道的特洛伊小行星 , 而是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主带中的一员 。 Polymele很小 , 最宽处只有27公里 , 却令人惊异的发现其竟有一颗卫星!今年3月27日 , 露西号团队发现了在距离这颗小行星200公里处 , 有一颗围绕着其运行的“小月亮” , 直径只有3公里左右 。
由此 , 任务团队非常激动 , 露西号尚未出手 , 发现就开始接踵而来 , 可以期待 , 当露西号睁开眼睛看那些越来越近的小行星时 , 肯定会带给人类更多的惊喜 。
推荐阅读
- 刘慈欣《三体》最震撼的一次战争,外星文明将太阳系碾压成平面!
- “世界最丑的鸟”非洲秃鹳,喜欢吃腐肉的它,为何受到人类喜爱?
- 【星协】哈勃都做了什么!
- 球形或是不规则形?万有引力,揭开天体形状之谜
- 地球拥有如此多的水,都是从哪里来的?
- 太阳系正向银河系中心黑洞坠落?科学家计算出了坠落的具体时间
- 新冠疫情何时才能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 恐龙灭绝,是天意乎(一)
- 人类无法飞出太阳系?旅行者2号遇“火墙”阻挡,温度达4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