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山“外星人遗址”:百米铁管贯穿山体,距今15万年,至今未解( 二 )



首先被大家怀疑的自然就是外星文明了 , 既然这个铁管不是用来传送流体的 , 拿或许是用来导电的 。
铁管贯穿了整个山体 , 从山顶到山脚 , 极有可能在山顶有一个信号接收器 , 而山洞是外星人的办公室 。
管道成分中的二氧化硅不一定都来自岩石 , 或许是里面曾经有芯片 , 在常年的腐蚀中 , 芯片已经被磨平了痕迹 , 于是成为了和沙粒成分一样的二氧化硅 。
关于芯片这个问题 , 人类其实很难回答 , 因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块芯片诞生于1958年 , 一块芯片埋15万年会发生什么 , 人类也只能靠假设 。
对于这个猜测 , 科学家们也没有准确的例子来说明芯片埋上15万年会变成二氧化硅 。

当然 , 还有一种猜测 , 白公山铁管的确是文明 , 但不一定是外星文明 。
我们常说人类文明史大约6000到7000年 , 是以目前所发现的文物为基准 。
出现金属工具、文字、文化标志着进入文明 。
但是在古籍中存在着一些传说 , 比如亚特兰蒂斯、姆大陆、雷姆利亚等 , 他们没有任何文物证实 , 只是被当作神话传说对待 。
不少人人为 ,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史前时代依旧存在文明 , 只可惜被自然灾害抹去了痕迹 。
白公山 , 很有可能就是史前文明造就的 。

深入探索
虽然外界对于白公山的猜测没有断绝 , 而且越猜测可能性就越多 ,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讲究证据 。
在山洞内 , 有一些铁管出现了断裂 , 在它的横截面上科学家们发现了纤维纹路 , 这是植物化石的标志 。
这个时候 , 地质学家提到了一种自然现象 , 或许就是白公山铁管形成的关键 , 这种现象叫做铁化 。
可能提起石化大家更熟悉 , 煤炭就是树木石化的结果 , 这个铁化是怎么回事?

所谓数目铁化 , 其实就是周围环境的铁元素聚集到了植物体内 , 通过一系列置换反应 , 铁元素取代了一部分碳元素的过程 。
铁化现象很少见 , 因为它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 。 首先不能有水 , 不然水中的氧原子会更容易和铁结合 。
其次要处于一个密封的环境 , 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也会和铁发生反应 。
最后就是 , 植物本身要是乔木 , 只有这样才会有足够的纤维素让它参与反应 。
一般的草本植物 , 它很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 无法参与铁化 。

这么一看 , 白公山非常符合树木铁化的条件 。 这里地处高原干旱少雨 , 空气、岩石都非常干燥 。
山体岩石紧密包裹着铁管 , 由此可见当时的接触非常严密 , 几乎没有缝隙挤进空气 。
铁管的中心部位是空心的 , 这说明铁没有完全渗透树木 。
经过仔细的检查 , 铁管的含铁量只有大约30% , 这根本达不到工业用铁的标准 。
如果是外星人 , 那他们的技术也没有多高超 , 与先进文明的“人设”不符合 。
铁元素在这些管道的分布位置也不均匀 , 越靠近铁管外部 , 铁含量就越多 。
也就是说铁含量从外到内逐渐减小 , 这和树木铁化的顺序完全一致 。

虚惊一场?
由此参与调查白公山的科学家认为 , 这是很罕见的数目铁化现象 , 是地壳运动将树木吞入了岩层 , 之后发生了铁化 。
由于太过于少见 , 大家没法想到这一点 , 加上外星文化的风靡 , 导致最终白公山成为了“外星遗址” 。
不过 , 数目铁化也只是白公山铁管的一种假说 , 因为无法解释这其中8%的未知成分 , 以及托素湖边神秘的符号 。
白公山的铁管不像麦田怪圈是人为刻意创造 。

因为人做不到这种地步 , 科学家们只能尽可能寻找自然界存在的原理解释 。
有时候 , 一些自然现象会因为难以理解而被归为外星文明 , 比如百慕大大三角 。
经过后来的统计发现 , 那里的轮船失事率和其他地方是一样的 , 只不过因为长期霸占新闻头条 , 让人感觉它老是出事 。

【白公山“外星人遗址”:百米铁管贯穿山体,距今15万年,至今未解】白公山的铁管或许就和百慕大一样 , 只是人们将它神秘化了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