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问天实验舱自7月24日起航 , 筑梦天宫 , 到今天已在轨稳定运行了一个月 。 这段时间里 , 航天员们在问天舱里忙些什么呢?《天宫TV》持续更新了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生活的画面 , 一起来回顾吧!
一 首次!航天员在轨见证问天实验舱发射
7月24日14时22分 , 随着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 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内与我们一同见证了历史性时刻 。
二 神十四乘组的问天舱工作日常
1 装修“新家”
△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
7月25日10时03分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 , 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 之后 , 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和状态设置 , 确认舱内环境、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 。
△有线测控头戴连接问天话音处理器
在此期间 , 航天员会进行载人环境的建立 , 包括对环控生保系统、卫生区、睡眠区、太空厨房进行设置 , 同时完成问天实验舱搭载的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功能检测、设备安装、物资整理等工作 。
2 开展在轨科学实验
航天员打开通用生物培养模块 , 进行解锁、安装与基础功能测试 。 放入实验模块 , 完成生命生态实验柜在轨设置相关工作 。
航天员解锁和安装科学手套箱 。 科学手套箱可以提供温湿度可控的密闭洁净环境 , 为开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空间实验、试验提供支持 , 还可以协助航天员在轨实现精细操作或重复操作的科学实验 。
航天员解锁和安装低温存储装置 。 这个装置相当于一个冰箱 , 它可以提供零上4℃、零下20℃、零下80℃的低温存储能力 , 满足不同样品所需要的不同低温存储条件 。
3 进入问天实验舱气闸舱
航天员进入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 , 问天气闸舱较核心舱节点舱的内部空间更大 , 出舱口直径为一米 , 也比节点舱出舱口更大 , 未来航天员将从这里执行出舱任务 , 问天气闸舱也将成为航天员的出舱主通道 。
△出舱气闸还有一个直径达1米的大门
4 休闲锻炼
问天舱配备三个睡眠区 , 加上原有的核心舱三个睡眠区 , 中国空间站可支持六名航天员短期在轨驻留 。
问天舱扩展了航天员们的生活、工作空间 , 航天员们将太空自行车搬到了问天舱内 , 业余时间进行锻炼 。
三 舱外机械臂开展在轨测试
安装在问天实验舱舱外的小机械臂肩负着独立完成舱外载荷的安装、更换等照料操作的重任 。 小机械臂在地面人员的支持下已顺利完成在轨测试 。
四 为出舱做准备
此外 , 神舟十四号乘组目前已经投入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出舱活动的周密训练和准备当中 。
航天员们需要准备好出舱工具 , 比如组装脚限定器 , 安全绳 , 电动螺丝刀等 。
出舱当然还少不了试穿舱外航天服 , 并且需要对舱外航天服进行检查 。
做完这些 , 还需要熟悉舱外机械臂的操作 , 为出舱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
五 多角度感受太空之美
随着问天实验舱对接天和核心舱 , 中国空间站外又多了几处“观景点位” 。
从问天第一视角看到的地球美景 。
在我们头顶400公里外的浩瀚太空中 , 人类智慧的创造之美与地球自然的恒久之美交相辉映 。
推荐阅读
- 新的火星地图显示了它曾经被水覆盖的地方
- “没有其他物质有这样的行为”:科学家发现一种具有记忆的化合物
- 科学家将死蜘蛛“复活”,成为抓取零件的工具
- 地球出现四五十度高温!太阳2周内“喷火”36次,它们有关系吗?
- 为什么兵马俑会涂装蓝色超导材料?竟然读出不可思议的黑科技故事
- 毅力号遇到一点点问题,取样系统附近发现一团“毛线一样的东西”
- 迄今为止,依然让科学家无法解释的9个神秘的古代事物
-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使用一把火烧出一部电影,原因有两个
- 人类已知的最快速度: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谁给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