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胜出!基因技术“上帝剪刀”争夺结束,幕后惊现投名状( 二 )



2011年 , 在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 , 张锋来到麻省理工学院 , MIT对他十分重视 , 拨款给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
2011年10月 , 张锋的实验室来了一个中国留学生 , 此人名叫林帅亮 。 林帅亮拿着饶毅的推荐信来找张锋 , 信里 , 饶毅请张锋把林帅亮作为访问学生进行轮转培养 。

关于饶毅 , 张锋知道他是国内的学术大咖 , 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 。
而林帅亮恰恰就是饶毅的得意门生 , 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项目的博士生 。
关于林帅亮的学术研究潜质 , 饶毅十分认可 。 一次在接受采访时 , 他回忆起2010年 , 林帅亮拿着一篇在《科学》杂志边角里 , 毫不起眼的一页纸资料 , 如获至宝 , 对饶毅说 , 按照这一页资料 , 可以研究出新的基因敲除技术 。

饶毅
林帅亮的话给饶毅留下很深的印象 , 感慨国家生物科研大有希望 , 新一代研究生对科学前沿十分敏感 , 可以从一篇Science都没成为正常article或report的短文 , 预测新的技术前沿 。
凭着饶毅的推荐 , 林帅亮顺利进入张锋实验室 , 在美的生物留学圈里李 , 流行一种说法是 , 张锋第一次听到CRISPR-Cas技术 , 是来自林帅亮 。
据说林帅亮找到张锋 , 讲了基因编辑的前沿新方向 , 听到林帅亮的介绍后 , 张锋敏锐地感觉到这项技术的非凡潜力 , 商业化运作后 , 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 。 于是迅速组织团队 , 让林帅亮一同加入课题组 。

CRISPR-Cas9技术
林帅亮在后来的投名状里写到 , 其实自己才是当时实验室中唯一 , 着手研究CRISPR的人 , 而其他人都埋头于上一代的基因编辑技术TALEN 。
而张锋方面的说法相反 , 他的博士生丛乐证实说 , 在林帅亮访问期间 , 他和张锋付出大量时间 , 传授林帅亮实验技术 。
张锋CRISPR课题组 , 也为林帅亮提供了实验所需要的帮助和实验材料 。

丛乐
很多年以后 , 张锋一直都没有办法相信 , 林帅亮是个生着“反骨”的人 , 犹如《三国演义》里的魏延 , 会向竞争对手发出“投名状” , 在紧要关头 , 直接将他一军 。
林帅亮在进入张锋的实验室8个月后 , 2012年6月 , 因为CRISPR实验一直未出成果 , 拎包离开了张锋课题组 。
林帅亮自己的说法是 , 因为母亲的手术和北大、清华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 他选择回国 。
02
2012年8月 , 2位女科学家 , 来自法国的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
与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珍妮弗·道德纳 , 合作发表论文 , 证实细菌来源的 CRISPR 系统可以切割目标DNA , 用于基因编辑 。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与珍妮弗·道德纳
在她们论文发表后 , 个别研究团队尝试利用CRISPR/Cas技术 , 靶向基因组的一些精确区域 , 但没有人想到或者把它用作调整人类基因组的工具 。
在这篇论文发表后的7 个月后 , 2013年2月 , 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发表一篇论文 , 说其带领的实验团队 , 成功改造 CRISPR 系统 , 实现了在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人类细胞)中的基因组编辑 。

这无疑在生物科研界 , 掀起千层浪 , 因为这为人类疾病治疗打开了一扇大门 。
要想这把“上帝的剪刀”技术商用 , 申请专利是必须的 , 上述2位女科学也不是“傻白甜” , 在论文发表后的7个月 , 也就是2013年3月 ,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珍妮弗·道德纳就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申请了专利 。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但是身为中国人 , 张锋棋高一着 , 深谙“走捷径”、弯道超车 , 2013年10月 , 张锋团队也提出专利申请 , 但是多交70美元 , 申请“加急评审” 。
结果 , 2014年 , 博德研究所率先被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授予CRISPR用于编辑真核生物细胞的专利 。

张锋
失望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得到的意见是 , 珍妮弗·道德纳团队最初的论文中并未提及 CRISPR 系统可用于真核细胞 , 而且是张锋申请的加急件 。
张锋靠速度秒赢!2位女科学家“起了个大早 , 赶了个晚集”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下子被惹急了 , 因为丧失专利权 , 意味着不仅前期巨额科研投入在专利授权 , 不能得到回报一毛钱 , 今后为了使用 , 需要向张锋付出使用费 。

【华裔科学家胜出!基因技术“上帝剪刀”争夺结束,幕后惊现投名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鸟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