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胜出!基因技术“上帝剪刀”争夺结束,幕后惊现投名状( 三 )


损失更大的是背后的资本 , 早些时候 , 2位女科学家已在法国和美国分别设立企业 , 其中珍妮弗·道德纳创立的Intellia Therapeutics , 获得诺华医药2轮共计8500万美元投资 。

珍妮弗·道德纳
2016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珍妮弗·道德纳教授团队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上诉 , 但被法院无情驳回 。
站在常人的角度来理解 , 珍妮弗·道德纳教授团队的诉求很容易让人理解 , 毕竟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是她们率先发明的 , 自然有关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所有专利也都必须属于这项技术的原始创造者 , 整个团队所有 。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

珍妮弗·道德纳教授
但是 , 感情上博得同情 , 并不代表能够赢得下法律判决 。
就在大家都认为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毫无胜算的时候 , 2016年8月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突然公布了一封邮件 。
写信人是林帅亮 , 落款是博德研究所前工作人员 , 收件人珍妮弗·道德纳 , 电邮发送时间2015年2月28日 。
在这份被称为投名状的邮件里 , 林帅亮表示经过自己仔细核对博德研究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 , 他得出一个结论 , 张锋的所作所为不仅对他不公平 , 对科学史也不公平 。

张锋
按照林帅亮说法 , 张锋和丛乐是在看到道德纳的论文后 , 才将研究方向转到CRISPR上 , 并且取得成功 , 而在此之前 , 他们做的CRISPR实验无一成功 。

并且为道德纳支招说 , 可以根据美国专利法来起诉张锋 , 因为在2013年以前 , 美国判定专利归属 , 实行的是先发明制度 , 谁更早地发现CRISPR , 谁就获得专利归属 , 而不是申请在先原则 。
林帅亮说张锋在CRISPR上取得进展 , 是在道德纳发表论文之后 , 专利给张锋就是个“大笑话” 。

张锋
最后 , 林帅亮小心翼翼地问道德纳 , 他是否可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得到实验室的offer , 并表示如果需要 , 自己还可以提供当时博德研究所的实验记录 。
邮件一经公布 , 美国基因科研界一片哗然 , 林帅亮明显是把张锋当成筹码 , 跪舔、表忠心 , 妥妥一封投名状!

从选择在2015年2月28日给张锋对手发出邮件 , 看出来林帅亮是背水一战 。 因为此前 , 张锋拒绝林帅亮提出的博德研究所工作的要求 , 而2015年3月1日 , 是林帅亮美国签证最后到期日 。

美国签证
如果不能取得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offer , 林帅亮的赴美科研之路就直接over 。 所以为了能够在美国工作 , 林帅亮出此烂招 , 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送投名状 。
而在此之前 , 所有人都认为 ,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最有希望问鼎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 。
2016年 , 张锋与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珍妮弗·道德纳 , 都入选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化学领域名单 。

张锋
风头正劲的张锋被预测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争夺者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选择好时机 , 公布林帅亮的邮件 , 无疑是恶心了一把张锋 。
直接结果是 , 身处舆论漩涡的张锋与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 , 当时国内微博里 , 很多为张锋落选诺贝尔奖 , 感到遗憾和惋惜 。
4年后 , 2020年 , 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与珍妮弗·道德纳摘得诺奖桂冠 , 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 。

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与珍妮弗·道德纳摘得诺奖桂冠
至于林帅亮为什么要“背刺”张锋 , 在美留学圈里盛传 , 是因为回到北京大学后 , 林帅亮也过得不顺心 , 看到张锋名利双收 , 自己却是一贫如洗 , 于是出个烂招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公布林帅亮邮件后 , 按照学术伦理 , 他们也不可能为林帅亮提供职位 。
而北京大学这方面 , 因为林帅亮的低级操作 , 他的导师饶毅处于舆论焦点 , 不得不与之作出分割 。

饶毅
饶毅这样评价林帅亮“林帅亮当时与我实验室学生可能有些矛盾 , 与我没有矛盾 , 但对他有意见的学生超过一人 , 而且他们提出不能留他在实验室” 。
把张锋当筹码 , 不料被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成弃子 , 林帅亮的经历 , 真是应了老祖宗的一句话“做人留一线 , 日后好相见” 。

但是也有人为林帅亮报不平 , 说是假设张锋有意抢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专利 , 其违法科学道德在先 , 林帅亮所为就是“深喉” , 应该要给予肯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