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文章图片


罗布泊作为我国境内曾经最大的内陆湖 , 其湖泊面积达到了5350平方千米 。 但在20世纪后期 , 罗布泊神秘消失 , 现在只是一片干涸的沙地 。 近期这可怕的消失之术在我国曾经第一大淡水湖 , 现阶段的第二大淡水湖上重演着 。

洞庭湖


洞庭之名 ,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 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 古时又别称云梦、九江 , 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 。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 , 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 。
16世纪到19世纪 , 洞庭湖面积一度达到了6000平方千米 , 为当时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 可惜到了20世纪90年代面积只有2579平方千米 ,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 第一是同流域的鄱阳湖 , 面积为3960平方千米 。

洞庭湖水域图
洞庭湖形势紧张这第二大淡水湖最近有些不太平 , 似有干涸之势 。 8月21日水体面积为仅546平方公里 , 比上月湖泊面积环比减少了67% , 同比减少62% 。 这变化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 另外根据中新社报道 , 洞庭湖于8月4日提早进入枯水期 。 创造了自1971年以来的最早记录 , 为51年之最 。

7月11日洞庭湖

8月15日洞庭湖
另外根据岳阳市水文局发布的消息 , 8月23日凌晨5点 , 洞庭湖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站水位跌破23米大关 , 为22.99米 。 到了早8点 , 水位降至22.96米 , 较历年同期均值水位偏低6.44米 , 为近30年来8月份历史最低水位 , 且水位还在呈下降趋势 。
湖泊面积减小危害湖泊生态系统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其中最直接的便是河床快速后退 , 湖水水温升高 , 含氧量降低 , 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 。 此时的洞庭湖早已没了“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的景象 。
河床整体退后了大约4到5公里 , 放眼望去满是龟裂的河床裸露于空气中 , 较为湿润的低洼地带长着一些枯黄的芦苇 。 微风吹过 , 它们慢慢摇曳 , 仿佛是为此种情形轻轻的叹息 。 由于湖水退去比较快 , 一些鱼来不及退回湖中被搁浅在河床上 , 还有些游到附近的小池塘里 。 等待他们的将是缺水而亡 , 龟裂的河床上长出了低矮的小草 , 泥土里镶嵌着鱼类的尸体 , 有的已经被晒干 。 稍微靠近就是臭气熏天 , 令人作呕 。 湖面上飘着一些翻白肚的鱼 , 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这场灾难 。

洞庭湖水域大面积减少 , 外加今年夏天天气炎热 , 加重了今年干旱的影响 。 洞庭湖周围主产水稻、棉花以及黄豆 。 这些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 , 大部分的农作物在干旱时只能进行人工灌溉 , 田间附近的小池塘早已在干旱气候下干涸 。 洞庭湖的河床又在不断后退 , 进一步加剧的农作物的缺水形势 。 减产已是必然情况 , 甚至有的品种要颗粒无收 。

据统计 , 湖南省共有250多万亩土地受灾 , 农村家庭营收减少至少在25%以上 。 工业生产及生活用水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 部分耗水量巨大的企业被进行限制供水 , 家庭生活用水也分时段供应 。
【干旱|洞庭湖水逐渐消失,一月内减少三分之二,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
另外对水产养殖也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 洞庭湖流域分布着众多水产养殖户 , 面对今年的情况大多数都是亏损的 。 气温高 , 即使供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也避免不了鱼群大量死亡 。 再一个养殖水源也是一个大问题 , 死鱼多了水质容易出问题 , 需要频繁更换鱼塘水 , 洞庭湖水位后退只能另寻他法补充 。 给他们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
湖泊水域面积减少 , 它的局部气候调节能力同时也会减弱 。 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 , 会形成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 。 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 , 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面 。 气流循环能调节湖泊周围的气候 。 调节能力下降 , 气温会不断上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