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满月”出圈,良品铺子“公益答卷”升级

敦煌|敦煌“满月”出圈,良品铺子“公益答卷”升级

文章图片

敦煌|敦煌“满月”出圈,良品铺子“公益答卷”升级

文丨莫小绿 , 出品丨零售氪星球(ID:LS-KXQ)
中秋还未至 , 一轮“满月”先出圈 。
甘肃敦煌鸣沙山 , 月牙泉边伫立着半轮圆形艺术装置 , 其倒影如盈盈半月倒映泉水中 , 形成了一轮虚实相映的“满月” 。
8月26日 , 该活动通过图文视频面向全网发布 , 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

这一盛况 , 是由良品铺子联合敦煌研究院、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一起呈现的创意活动 。
让网友们在共赏“满月”美景的同时 , 能关注保护敦煌传统文化 , 爱惜自然环境 , 共同创造更圆满的美好生活 。
01“满月”背后 , 敦煌的沙移水涸困境选择在月牙泉边呈现这场艺术场景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作为“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 , 是敦煌生态“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
每当鸣沙山月牙泉遭遇“沙移水涸”风险 , 就意味着敦煌生态陷入了风沙侵蚀的危机之中 。
敦煌地处气候干旱 , 风沙频繁的西北荒漠地带 , 莫高窟又毗邻鸣沙山 , 洞窟千百年来都在遭受风沙侵蚀 , 很多窟内壁画因此变色、起甲甚至脱落 。
再加之 , 敦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珠联璧合 , 每年都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不远万里前来游览 , 观光人数的增加 , 与气候等因素一起 , 加重了莫高窟珍贵壁画“失色”的危机 。
【敦煌|敦煌“满月”出圈,良品铺子“公益答卷”升级】良品铺子举办“月牙泉边 良辰月圆”创意活动 , 并再次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50万元 , 就是以身作则助力莫高窟风沙灾害防治 , 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并保护千年敦煌文化 。
作为敦煌文化的使者之一 , 良品铺子已连续四年加入敦煌文化保护者之列 。
2019年是探索之年 , 良品铺子以捐款形式 , 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合作 , 成为了敦煌文化的使者与保护者 。
2020年是发展之年 , 良品铺子将重心放在了对整体敦煌风沙环境保护的关注 , 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 , 用于生态防护林的建设 , 助力莫高窟风沙灾害防治 。
2021年是升级之年 , 良品铺子将捐钱捐物做公益的“1.0模式” , 升级为把企业优势和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方式结合起来的“2.0模式” , 将千年敦煌文化融入月饼这一传统美食 , 并开行业之先河用创新工艺推出鲜果月饼 , 以敦煌著名地标产品之一的李广杏“入馅” 。
2022年是进化之年 , 走在公益“2.0模式”上的良品铺子 , 用创意方式号召社会公众关注保护敦煌文化 , 助力莫高窟风沙灾害防治 , 让千年敦煌文化可以延续、传承更久 。
千年敦煌文化与良品铺子的这场美好邂逅 , 一方面 , 可以通过良品铺子的直接捐助与对人们的广泛呼吁 , 助力莫高窟风沙灾害防治 , 让千年敦煌文化可以延续、传承更久;另一方面 , 良品铺子则是通过自己的平台 , 更为有力去拉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
02从保护 , 到传承良品铺子连续四年加入敦煌文化保护者之列 , 但年年都在进化 。 作为“高端零食第一股” , 在社会责任这道必答题上 , 良品铺子已在“2.0模式”上阔步前行了 。
产品搭桥 , 成为链·接消费者和传统文化的桥梁 。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曾说“读懂了敦煌 , 就读懂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半” 。 但文化艺术遗产不管有多么璀璨 , 如果年轻一代知之甚少 , 保护和传承就无从谈起 。

良品铺子每年中秋的敦煌IP月饼礼盒 , 就是一场舌尖美味与敦煌文化碰撞的盛宴 , 也是良品铺子链接消费者和传统文化的桥梁 。
比如 , “良辰鲜果月”礼盒的设计灵感取自神女手捧葡萄蜜桃等水果 , 飞天献馔玉;而“良品鲜果月”礼盒采用神女飞天共奏明月曲 , 三位神女各执不同乐器 , 翩然旋转飞升 , 轻灵优雅 。
莫高窟著名的翼马、九色鹿等瑞兽及飞天神女形象 , 千年敦煌文化通过这些具象插画 , 活灵活现地通过敦煌IP月饼礼盒呈现在新生代消费者面前 , 讲述团圆老故事、焕发文化新光彩 。
每售卖一盒良品铺子敦煌IP月饼礼盒 , 敦煌文化的传播广度便扩大一轮 。
产业反哺 , 深度挖掘敦煌的人文地域内涵 。
除了用敦煌壁画元素作为中秋礼盒的设计元素 , 良品铺子还不断推陈出新研发新口味 , 年年为产品为礼盒注入更深刻的含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