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发动机就是典型的TRRE就是涡轮+火箭+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 , 此后关于这方面突破性进展的新闻不断:
- 1、2020年9月4日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 该试验航天器的可能是腾云工程的空天飞机部分就是其他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空天飞机部分 。
- 2、2020年9月21日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透露国产新型组合动力发动机载机首飞成功!
- 3、2021年7月16日 , 航天科技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在酒泉发射中心首飞 , 航天科技在相关报道中称 , 其试飞的亚轨道重复使用飞行器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
而第二项坊间则解读为RBCC , 是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类型 , 有人表示是空天飞机的动力 , 但显然TBCC更适合 , 因为RBCC用火箭跨越0~3-4马赫的速度 , 再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 , 而TBCC需要涡轮发动机跨越3~4马赫后再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 , 后者难度太大 。
珠海航展组合体:空天飞机更优解决办法
2021年第13届珠海航展上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展会现场展出了两级入轨的空天飞行器“腾云工程”的模型 , 此前“腾云工程”并没有详细公布细节 , 很多朋友一位是一级入轨的 , 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 , 很可能是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组合体 , 这种类型的一级入轨死重比较大 , 因为到达30~50千米高空后 , 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就成了累赘 。
而组合式两级入轨(TSTO)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 完全是水平起飞水平着陆(HTHL) , 第一级是基于涡轮的联合循环(TBCC) , 第二级则是经典的火箭 。 两个阶段都是可重复使用的(100次以上) , 并通过执行水平着陆返回地面 。 TBCC推进系统等新技术研发计划于2025年完成 , 2030年首飞 。
能担任二级重任的 , 大家熟悉的垂直起飞 , 水平降落的“神龙”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 整个体系中这个一级难度反而是比较低 , 而最受大家关注、难度最高的则是涡轮联合循环发动机(TBCC)一级飞行器 , 它的参数堪称是世界级的:
- 1、基本参数:机体长度为80多米 , 总重量高达140多吨!
- 2、动力系统:发动机为六台涡轮基组合循环的涡火冲组合动力发动机 ,
- 3、起飞方式:和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起飞 ,
- 4、最高飞行高度:最大飞行高度3万米以上 ,
- 5、最高速度:依托于涡火冲组合动力发动机 , 其最高速度可达7马赫以上
前两种发射母机最高飞行高度只能达到1.1万米左右 , 速度最高为高亚音速 , 也就是不会超过300米/秒 , 而腾云工程的一级母机的飞行轨迹顶点时高度在30千米以上(3万米) , 而最高速度可达7马赫 , 差不多在2千米/秒 。
各位应该明白过来是咋回事了 , 因为这架一级母机在不载二级空天飞机时 , 它就是一架最高速度达到7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 而且载荷高达十几吨 , 这样的飞行器到处游荡 , 估计敌对国家都吓尿了吧 。
当然咱们是用来驮二级空天飞机入轨用的 , 据英国专家测算 , 如果这种一二级组合体用来发射卫星 , 那么抵达近地轨道的卫星每千克成本大概会在1000美元以下 , 未来的空间站显然不会是目前这种圆筒状的组合结构 , 而是更为庞大的圆环结构、带自转人造重力的大型空间站 , 到那时 , 真正的太空时代就将会到来!
【亚轨道还是空天飞机?中国史诗般的计划:超越全世界的腾云工程!】太空旅游或者将就此普及 , 大规模建设这种空天飞机 , 那么成本可能会更低 , 在不远的未来 , 也许只要十万人民币的级别就能去一趟空间站旅游 , 各位赶紧赚钱吧 , 估计大家都能赶上 。 (完)
推荐阅读
- 除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之外,我国又发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
- 丰田威兰达车主:青出于蓝胜于蓝,全面碾压汉兰达,在23万以内没有任何对手!
- 卧铺秒变双人床 东风天锦KR Plus 6×2载货车带来越级体验
- 地球亚轨道,中国航天器一飞冲天,技术领先一流,将改变未来格局
- 地球是“永动机”吗?为何46亿年都没停止自转,其动力来自哪里?
- 中国空天飞机3周还没返回,又来一个亚轨道运载器!两者什么关系
- 男子花5万网购百万豪车“路虎”,从头到脚都是假的
- 打开500万年前的洞穴,科学家看到“外星世界”,颠覆生命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