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体重是猪的10倍,人类祖先为何不选择大象,而选择猪作肉食?


大象体重是猪的10倍,人类祖先为何不选择大象,而选择猪作肉食?


文章图片


大象体重是猪的10倍,人类祖先为何不选择大象,而选择猪作肉食?


文章图片


大象体重是猪的10倍,人类祖先为何不选择大象,而选择猪作肉食?


文章图片


人类从原始社会过度到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 是从驯化植物和动物开始的 , 在此之后 , 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 , 利用驯服的植物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
而利用驯化的动物 , 不仅帮助人类从事重体力的劳动 , 获取皮毛保暖 , 而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 。
根据人类对动物的需求 , 就有六畜的驯化 , 它们分别是:马、牛、羊、鸡、狗、猪 。 这几种动物在古代基本满足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

在这里面的六种动物 , 基本都有两项以上的用途 , 唯独只有猪 , 是单纯是作为肉食进行养殖的 ,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给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 。
但是让人奇怪的一点就是 , 既然是作为肉食养殖 , 人类的祖先当初为何不选择含肉量更多的动物 , 而是选择猪呢?
在自然界中 , 比猪更大的动物不仅有 , 而且非常多 , 如果是看中猪温顺这个特点的话 , 那么还有一种动物 , 不仅温顺 , 而且其体重是猪的10倍 , 这种动物就是大象 。
一头猪体重可以长到300-500公斤 , 而一头成年亚洲大象的体重是3000-5000公斤 , 从中可以看出两者有着10倍的体重差距 , 如果当初人类祖先选择大象作为养殖对象 , 那么人类祖先获得的肉食不是会更多吗?

事实上 , 人类祖先当时把猪作为肉食 , 而不是大象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肉质差异动物体型越大 , 那么其肌肉纤维就越粗 , 所以猪肉纤维比鸡肉要粗 , 而牛肉纤维比猪肉要粗 , 这是因为动物体型越大 , 只有粗大的肌肉纤维才能支撑起其体型 。
而肌肉纤维越粗的动物 , 肉质吃起来就会越柴 , 也就是越难吃 。
其次 , 由于肌肉纤维粗大 , 所以需要烹饪的时间也更久 , 对烹饪的技法也要求越高 , 鸡肉只需放适量的盐 , 无论是蒸煮 , 味道都非常鲜美 。

而猪肉只有在红烧 , 加入适量调料后 , 才能激发猪肉的最好吃的味道出来 , 即便是这 , 也是人类进行了数千年驯化培优的结果 。而吃牛肉的时候 , 很少看到有煲汤或者蒸煮的 , 这是因为其纤维粗壮不太适合 , 所以牛肉最佳的办法就是卤制 , 放入大量的调味料和香料 , 经过长时间的烹煮和入味 , 才能激发牛肉的最佳口感 。
那么以此类推的话 , 大象的肌肉纤维会更加的粗壮 , 其肉质也更难入口 , 并且对烹饪的技法要求也会更加的高 。
从这也可以看出 , 就从肉质的口感方面来说 , 大象不是绝佳的选择 , 因为其肌肉纤维太粗大了 , 并不是很好吃 。

养殖成本猪虽然与大象的体重相差10倍 , 但是其消耗的食物与其体重并不是成正比 , 一头成年猪 , 其每天消耗的食量消耗食物大约是2-2.5公斤 。
而大象每天食物的消耗量非常惊人 , 小象每天50公斤 , 成年大象达到150公斤 , 从这可以看出 , 虽然大象的体重达到猪的10倍 , 但是食物消耗量却是猪的25-60倍 。
虽然大象是食草动物 , 不需要用粮食进行喂养 , 但是要圈养的话 , 那么其所需的食物消耗量 , 需要1-2个人去准备 , 这就涉及到一个隐形的成本了 。
另外一点 , 那就是粮食与肉的转化率 , 现在猪一般在115-130公斤左右出栏 , 时间大约是3-4个月 , 粮食转化成为猪肉的转化率非常高 , 达到了3:1左右 , 也就是吃3斤粮食 , 大约可以产出1斤肉 , 当然这是人类数千年来培育的结果 , 但是即便再古代 , 这个产出比也不会超过6:1 。

反观大象 , 成年需要10年时间左右 , 并且其孕期达到22个月 , 如果把小象与大象的食物平均每天100公斤算 , 10年所需的食物是:100*365*10=365000公斤 , 而一头成年大象的如果按照最大体重5000公斤来算的话 , 365000/5000=73 , 也就是说每73公斤食物 , 才能长1公斤肉左右 。
所以大象粮食转化成为肉的产出比 , 非常的低 , 所以在成本方面是古人抛弃养殖大象作为肉食的另外一个原因 。

结语:
综合上面的一些原因 , 即便大象的体重是猪的10倍 , 人类祖先在很早以前 , 没有把大象作为肉食 , 而是把“猪”作为肉食圈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