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角度来看,冻死和热死,哪一种更好受一些?( 二 )



相比较而言 , 冷死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低温严寒比起高温 , 人类能够承受的低温范围要小得多 , 在不借助外界条件下 , 普通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低温是0℃ 。
低于种温度 , 人类如果赤裸着身子没有任何保暖措施 , 血液循环很快就会变得不通畅 , 同时体内细胞活跃程度逐渐减弱 。
在宇宙当中 , 低温和高温数值的范围也极其的不公平 , 最高温度是在宇宙大爆炸时期 , 瞬间产生的温度能够达到万亿亿摄氏度 。

但是理论上 , 宇宙当中的最低温度却只有273.15℃ , 被称作是绝对零度 , 没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存在 。
这是因为处于绝对零度当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 没有动能 , 内能达到了最小值 。
宇宙当中目前人类所认知的最低温度只有零下272摄氏度 , 绝对零度也只能处于理论值当中 。
回到话题 , 面对低温 , 人类被“冻死”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

人的冻死就是身体当中热量损失的过程 , 直到人体的核心温度无法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 死亡才会如约而至 。
最开始的时候 , 人体的部位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 这是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的 。
与高温不同的是 , 人类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为身体提高热量 , 比如做运动 。

通过肌肉运动来调动全身的细胞的活跃 , 让细胞们在低温环境下依旧保持“清醒” 。
不过 , 运动产生的热量毕竟有限 , 当温度持续下降的时候 , 运动的作用也变得很小 。
身体的某些部位开始慢慢失去知觉 , 心跳频率也逐渐降低 。
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会感觉自己的身体慢慢“变热” 。

并不是自己的身体真的产生了热量 , 而是人类温度调节中枢紊乱 , 导致传递到大脑的信号错误 。
这个时候大脑运转也变得不再灵活 , 接收的信号随便反馈给身体部位 , 简单来说 , 就是一种错觉 。
出现了错觉 , 也就意味着人类离鬼门关不远了 , 同样是身体器官停止运作之后 , 人类的生命体征也逐渐消失 。
值得一提的是 , 人类出现低温的状态 , 并不一定要身处低温环境才会出现 。
比如当人们在春秋季节淋了雨水 , 没有及时换上干燥的衣服 , 身体的雨水蒸发就会带走身体大多数的热量 , 然后出现失温症 。

在新闻报道当中 , 甚至有的人在夏季的时候 , 也会出现低温症 , 其原因就是没能及时处理身上的水分 。
所以淋雨一时爽 , 雨后“火葬场”的调侃 , 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
究竟热死好受些还是冻死好受些
综合对比来看 , 无论是冻死还是热死 , 都是相当痛苦的过程 , 但非要从当中选一个的话 , 相信冻死的过程相对来说会好受一些 。
毕竟在冻死的过程当中不用承受水分流失的痛苦 , 要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 缺水的痛苦可能凌驾于寒冷之上 。

而且在冻僵失去知觉之后 , 也没有那么多痛苦 。
从实际情况来看 , 虽然如今冻死的案例已经少之又少 , 但是在古代 , 贫困百姓冻死已经是屡见不鲜 。
很多平民因为没有能力购买保暖工具 , 在冬天的寒夜 , 往往是“一觉长眠” , 没有太多痛苦的过程 。
热死则不同 , 人类会在睡梦当中挣扎着醒来 , 经受“地狱烈火”一般的煎熬 。
从这方面来看 , 再次证明了冻死相比较之下的“舒适度” 。

在现实生活当中 , 绝对多数人都不会与热死或者冷死有所接触 , 与其考虑这些缥缈的东西 , 不如活在当下 。
【从科学角度来看,冻死和热死,哪一种更好受一些?】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重要性 , 无论身处何处 , 都要注意保暖散热 , 拥有健康的身体 , 才能长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