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智慧生命要想躲过此劫 , 就必须移民到其他星系 。 那时已达超级智慧的人类当然也可以尝试去适应此时的环境 , 但变成白矮星的太阳已没有多少的光和能量可以发出 , 人类不得不离开太阳系 。 要到达其他星系建立新家园 , 需要速度极大的航天器 , 否则就要花上非常漫长的时间 。 对于已经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太阳系太空生命基地上的未来人类 , 当太阳死亡 , 移民外星系 , 寻找或建立新的生命家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 但这需要源源不断维持很长时间的能量供给 , 而且前往太阳系外的星系 , 飞行速度也不能太慢 。 此外还要有足够的物质来维持这场跨越千年的迁徙 。
飞往太阳之外的星系最有可能的方式 , 是使用小型的纳米机器人太空器 。 大型星际飞船需要巨大能量才能达到一定速度 , 使用小型太空器可以利用反光帆板和强劲射线推动快速行进 , 效果会更好 。 纳米机器人太空器不仅体积小 , 而且可大量使用 。 如果发射一个失败 , 那就发射一千个 。 纳米太空器还可以搭载着遗传基因以创造生命 , 甚至搭载人类 。 到达其他星系后 , 这些小型太空器可以在适合的小行星上降落 , 打开太阳能收集器 , 开采物质 , 并制造更多的机器人、太阳能收集器以及工厂 。 最终 , 建成一个个太空栖息地 , 让人类能够在这些机器人建造的生命基地上繁衍人类文明 。 称之为人类的这一地球物种可能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 此刻 ,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 向太阳系外的星系发展的智慧生命到底是我们人类自己 , 还是一个新的生命物种 。 但无论如何 , 人类的后代如果真的能熬过太阳变成红巨星这个灾难 , 活了下来 , 那一定应该已生活在银河系的其他的恒星之中 。 问题4:能存活到恒星消亡之后吗宇宙的恒星形成的巅峰时期已经来临 , 在未来的几百亿年里 , 我们将迎来最高“恒星巅峰”期 。 那时明亮且寿命较短的恒星将会燃烧殆尽 , 剩下的都是稳定且寿命较长的红矮星 , 发光时间可达数万亿年 。 但是恒星形成的数量将会下降 , 再过几千几万亿年 , 红矮星也将坍塌消散 。 生命要想存续 , 不能依靠恒星的光热 , 而是需要其他能量来源 。 可能性其实很多 , 可以使用褐矮星以及气态行星上的氢制造核聚变产生能量 , 或是将物质投入黑洞的吸积盘中 , 收集释放出的能量 。 甚至利用一种被称为超辐射的东西(也就是所谓\"黑洞炸弹\")按一定角度抛入黑洞强大的旋转盘 , 然后带着新获取的能量逃逸出来 。 不论哪种方法 , 都是巨大无比的工程 。 那么使用普通的核能可以吗?如果没有超新星爆炸合并旁边的中子星而产生可裂变同位素 , 也就不会再有核裂变的能量 。 现在超新星爆炸已是非常久远的事了 。 当行星内部的同位素逐渐衰变冷却后 , 行星的地热能也会消耗一空 。 “生命”或许也可以适应低温和极特异的环境 。 人工智能及硅基生命或许也能在近乎绝对零度的环境中生存 。 在恒星陆续死亡后 , 也有可能是 , 碳基生命及其智慧体会退居到舒适的虚拟世界中 , 而这个虚拟世界比外部实体的宇宙还要广阔和复杂 。 如果人类能够活到恒星消亡之后 , 人类就会成为宇宙中最大的能量源 。 问题5:能活到银河系消亡之后吗?没有规律的恒星运动最终会导致银河系的解体 。 恒星彼此间不时擦肩而过 , 速度会随机发生改变 。 有时 , 恒星因此获得的速度能令它逃离银河系 , 消失在无尽的虚无之中 , 而余下的银河系则聚合得更加紧密 。 最终 , 在大约一万亿亿年之后 , 整个银河系的星体或者会四散于宇宙 , 或者全部掉入银河系核心的黑洞之中 。 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也会在这一巨变中被抛离运行轨道 。 智慧生命要想逃过此大灾难 , 就要将恒星引到长期稳定的轨道上来 。 【探索未解之谜系列】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可能的!就目前而言 , 至少可以用电磁波发射器微调恒星的运行 。 发射器发出的辐射就像小马力的火箭引擎一样能产生动力 , 以控制恒星相遇时的速度 。 这就好比人类利用其他天体的引力为两枚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旅行者号调整运行方向以及提升速度一样 , 只不过要干扰恒星运行的电磁波发射器要巨大得多 。 这就像是一局最大型的台球游戏 , 恒星在改变轨道时也可以进一步相互推动 。 这需要在每一个恒星周围建造巨型工程 , 事前要进行巨大的规划 , 而工程所需要的物质总量也很大 , 相当于每个恒星系大约就要一颗大型的小行星 。 而建造的物理原理则相对清晰明了 。 关键是要在十亿年的时间跨度规划协调这些工程项目 。 不过到那个时候 , 人类已经克服过种种难关 , 这样的太空工程对他们来说可能不过是稀松平常事 。 问题6:存活到宇宙物质消散之后我们所谓的物质全部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些粒子所组成的原子构成的 。 质子和电子一般来说非常稳定 。 中子靠质子来稳定 , 其自身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 。 但许多物理学理论都认为 , 质子并非真的稳定 , 放到漫长的时间维度上看最终也将发生衰变 。 虽然科学界有过一些艰苦卓绝的研究 , 但目前还没有观察到质子的衰变 。 不过这只能说明如果质子真的会衰变 , 可能需要几万亿年的时间 。 质子的衰变将会终结我们所认知的物质世界 。 宇宙中的恒星与行星物质都会慢慢解体变成电磁波及自由电子和正电子 , 不能再形成能供生命栖息的天体 。 宇宙中最后一批寒冷的黑矮星(恒星残骸)会逐渐成为静止不动的氦晶体及氢晶体 , 直至灰飞烟灭 。 这时空旷的宇宙中只有一些基本粒子和黑洞 。 人类能够幸免于难吗?答案可以参考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优秀的短篇小说《最后的问题》(The Last Question) 。 小说中一台大型计算机的回答是:“数据不足 , 无法作答 。 ”
推荐阅读
- 两年过去了,你还记得这个小“火”子吗?
- 外太空真有“外星人”?难怪杨利伟要带枪,关键时刻可保一命
- 宇航员若要上火星,需要多长时间?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
- NASA火箭起飞前引擎出问题 发射时间无法29号升空
- 九问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
- 将无线电波冷却到量子基态
- 时间是否真的存在?浅谈块状宇宙与时间流动方向
- 中国天眼收到可疑信号,被美国科学家质疑:外星人或许不需要呼吸
- 中国成功验证亚轨道可复用运载器,最快什么时候能实现载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