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二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不过,沙里夫家里很穷,她买不起 。于是,她开始替人打工,还捡废品卖钱,两个月之后才凑够钱,买回了那本书 。想靠着一本简单的资料学汉语,是十分困难的 。后来有人说,省城蒙巴萨有中国商人,沙里夫决定,去找真正的中国人学汉语 。2001年暑假,沙里夫凑够了去蒙巴萨的路费,兴高采烈地来找中国商人了 。沙里夫不知道中国商人在哪里,走在大街上时,她忽然看到前面一家餐馆的招牌上,写着中国汉字,于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这家餐馆的老板名叫赵汗青,在肯尼亚经营着餐馆和中医诊所 。沙里夫向这位中国商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赵汗青听了十分感动,不仅答应帮助沙里夫学汉语,还资助了她20000肯尼亚先令 。沙里夫没想到,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如此善良,她更坚信自己也是中国水手的后裔,中国也是自己“遥远的祖国” 。又过了一段时间,西游村来了一个西方考察团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沙里夫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位队员也是黄皮肤黑头发 。沙里夫高兴坏了,这一定也是一名中国人 。于是,沙里夫邀请这个人到自己家做客,并且拿出了祖传的大瓷碗 。没想到,这个客人看碗的时候,竟然把碗掉在了地上,摔成了好几块 。沙里夫十分伤心,但她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的把碎碗收拾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箱子里 。这个考察团离开之后,沙里夫才听说,那个人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沙里夫得到了赵汗青的帮助之后,顺利读完了高中 。要知道,当地的孩子中,大多数只能读完小学 。至于女孩子,很多都没有读过书,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了 。所以,沙里夫在当地十分出名,人人都知道这个小姑娘很有学问,上门说亲的人自然也很多 。亲戚朋友都劝她早一点嫁人,但沙里夫不愿意,她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继续努力,一定要去中国 。2005年6月12日,郭崇立大使再一次来到了西游村 。沙里夫母女陪着郭大使来到已经荒无人烟的上家村,在海边的一处山坡上,还保留着几座中国式的坟墓,周围还埋着一些瓷器碎片 。郭大使仔细辨认,在一块石碑上隐约看到了“王总兵”的模糊字样,这里埋葬的,应该就是曾经的中国水手 。郭大使在坟墓前点燃了几炷香,又撒了一些酒,祭奠这些远离家乡的水手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不久之后,南京电视台到肯尼亚拍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郭大使专门推荐摄制组到沙里夫家里看看 。纪录片摄制组总编导吴建宁听完沙里夫的故事,感动地说:“你是中国人的孩子,也是我的女儿,你有十三亿亲戚!”沙里夫则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喊了一声:“爸爸!”2005年7月,郭崇立大使回国后,向教育部讲述了沙里夫的愿望 。很快,教育部相关领导就表示,一定满足沙里夫的愿望 。于是,沙里夫得到了公费留学的好机会,她选择了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5年9月7日,沙里夫终于来到了中国 。
在南京,她将要学习七年时间,前两年学习语言,后五年学习中医 。来到中国以后,沙里夫用自己英语名字的翻译,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夏瑞馥 。但很快,她觉得这个名字并不合适,又给自己取名“郑华”——自己的祖先是郑和船队的水手,自己也是半个华人 。南京电视台的吴建宁得知沙里夫来了,不仅亲自到机场去迎接,还让沙里夫住在自己家里,和自己的女儿同吃同住 。南京广播电台的孙丽华女士,带着沙里夫逛了新街口百货商店,为她挑选了漂亮的衣服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沙里夫的妈妈不放心女儿,经常打来电话,沙里夫总是兴奋地说,自己在中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过得十分开心 。江苏太仓市知道了沙里夫的故事后,还专门派人将她接过来,参观了郑和遗址,还去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专门建造的静海寺 。在静海寺外,沙里夫坚持要洗干净脚再进去,当她看到古代肯尼亚向中国赠送长颈鹿的古画时,激动地跪了下来……沙里夫感受到了中国亲人的热情,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 。她替自己的祖先回到了家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