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提起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明朝的郑和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宦官之一,还创造了七下西洋的海上传奇经历,最远到达非洲东海,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将近60年,让不少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郑和带领的船队最后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在归途中染病身亡,和船上的水手葬身鱼腹,也有人说他定居在了外国,一直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那么他和船队里的水手究竟到过哪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2004年9月的一天,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郭崇立,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信中写道:“大使先生,我叫姆瓦玛卡·沙里夫,是一位高中即将毕业的肯尼亚女孩 。但是,我也是几百年前中国水手的后代,所以我也是半个中国人 。我从小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一定要替我的祖先回到遥远的祖国——中国去看看,您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吗……”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中国水手的后代?数百年前郑和船队确实到达过肯尼亚,但从来没有史料证据,能证明中国水手留在了当地,繁衍生息 。这个还是高中生的肯尼亚女孩,为什么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难道她真有确凿的证据?当年11月初,郭崇立大使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了小女孩沙里夫的家乡,蒙巴萨省帕泰岛西尤村 。沙里夫的母亲巴拉卡·巴迪非常激动,她没有想到郭崇立大使能亲自来到她家 。巴拉卡·巴迪对郭大使说,自己很小的时候,爷爷就说,他们是中国水手的后裔 。他们祖祖辈辈都流传着一个故事:几百年前,一艘中国船只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了,但有二十多名水手死里逃生,爬上了海岛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当地村民看到这群黄皮肤的水手,自然充满了敌意,双方剑拔弩张 。没过多长时间,中国水手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来,当地有一条巨蟒,危害村庄很多年了,村民不会用铁器,毫无办法 。中国水手知道后,手持利刃斩杀了巨蟒,双方终于消除了敌意 。在当地的传说中,这些中国水手单独住在一起,他们给自己的村子取名“上家”,这在当地人的语言中,发音和“上海”完全一样 。
这些水手知道,再回到家乡的可能性很渺茫,于是逐渐和当地人通婚了 。不过,中国水手之间有个约定,他们娶了当地妻子后,生了女儿一定要嫁到生了儿子的水手家里,尽可能保持正统中国血脉的延续 。这些水手死了之后,都是葬在中国式的坟墓里,坟墓的底座还嵌上了很多从海里打捞的瓷器碎片 。所有的坟墓都在海边,这样就能离家乡更近一些 。后来,上家村水源枯竭,再也无法居住,村民只能迁移到7公里外的地方居住,也就是现在的西尤村 。巴拉卡·巴迪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家是现在村子里唯一的中国水手后裔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专门拿出了家中祖传的一个青花大瓷碗,底部还有“大明宣德”几个清晰的汉字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至少从外貌上看,沙里夫母女确实和当地黑人不太一样:沙里夫母女俩的头发不是卷曲的,嘴唇也不像其他当地人那么厚,她们的皮肤颜色相对更浅一些,身材也不像当地女子那样粗壮高大……难道,小姑娘沙里夫真是中国水手的后裔?种种迹象显示,沙里夫没有说谎 。郭大使之后派人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出发地,就是当时上海县的太仓等地 。另外,在上家村附近海域,曾发现了四艘中国明朝的沉船 。也许,确实有一些落难的中国水手,他们想念家乡,就把村子取名为“上海”,在当地人口中就成了“上家” 。小姑娘沙里夫,从小就听着中国水手的故事长大 。

非洲女孩自称郑和水手后裔,自学汉语要回到中国看一看
文章图片

因为和当地孩子不太一样,沙里夫一直坚信自己就是郑和水手的后裔,其他孩子也都称呼她为“中国女孩” 。沙里夫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但只有她最执着,一心想着到中国去看一看 。1999年,沙里夫小学毕业,进入了拉穆岛的一所职业学校 。在这里,沙里夫终于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她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一有机会,她还要找老师了解中国的事情 。不过,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老师那里,都没有很多关于中国的知识 。学校教授的是英语和斯瓦西里语,沙里夫觉得,自己必须学汉语 。不过,当地并没有教汉语的老师,就算有,沙里夫也没有钱去学习 。于是,她四处寻找学习汉语的书籍,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本简单的英文版汉语学习资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