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导读:20世纪末,“新自由主义”之风席卷拉丁美洲,各个拉美国家都进行了风风火火的经济私有化,试图以此来刺激被军政府和福利民选政府摧残的国民经济 。但这场突如其来的转变,也给拉美带来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糟糕变化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水资源的私有化 。在那个疯狂的时代,江河湖泊可以用来抵押担保,也可以用来拍卖转手,连城市居民的水务服务都可以成为私人买卖的商品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资源,但平均占有率却十分匮乏 。为了保障老百姓的用水需求,国家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修建南北水调工程,还有无数的水电坝 。过去农村地区喝的是井水,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喝到纯净的自来水,可以说,我国的水资源是完全属于14亿中国人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按理来说,水源作为生命之源,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 。即使再私有化的国家,水源也必须归国家来调控,以确保一定的公平性 。但智利这个国家,却是少数把水源私有化的国家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水源在智利属于“商品”,它可以用来交易、拍卖,出租,如果你没有水源权,那么大概率就没水喝 。
所谓的环境资源私有化就是鼓吹一切环境资源都可以商品化、物质化甚至产权化 。更有极端环境私有化主义者认为河流、野生动植物和大气都可以明码标价出售 。这种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的观点,在当时的拉美大受追捧 。水资源私有化的第一步,就是城市水资源市政设施私有化,允许私人水务公司参与水的销售以及净水设施建设;其次就是从立法上支持私人水务公司,允许其对天然水资源及其周边土地和生物进行垄断经济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在缺水的智利的北部,控制了水,或许就能控制一切,拉美政府和学术界认为,对水资源进行明码标价,转让给技术水平更高,管理更先进的外国大企业,可以促进水资源投资与开发,减少因技术缺乏而造成的浪费 。他们坚信,私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可以避免腐败,运转也更加高效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这给了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西方大企业以机会,在和孱弱的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大举获胜,拉美水权大量被控制在了这些大企业手里 。到了2002年,有48.9%的拉丁美洲供水为私人资本所控制 。表面上看,西方水务公司在水资源领域扩大投资,兴修水利,但是仔细看,西方人逐渐垄断了很多拉美地区的水资源市场 。小到瓶装水,大到工业用水,都有三大水务公司的影子 。那就是法国苏伊士(Suez),法国威立雅(Veolia)和英国泰晤士(RWE),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已经无法绕开这几大公司而存在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这一离谱的政策,是1981年正式受到法律保护,此后智利又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水源完全私有化 。政策规定,智利水权和地权完全分开,如果你买了地,但没有买地下水权,那么私自在自己的地上挖井取水就算是“偷”了 。如果你嫌水太贵,还可以租,不是你以为租了土地种葡萄、鳄梨、樱桃,就可以免费使用水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如果你十分豪气,属于不差钱的“大地主”,那么还可以去拍卖河流 。智利每年都有几十条河流被拍卖,只要拍到,不仅可以自己用来浇灌,还可以租售给他人,在干旱的智利是属于不赔本的买卖 。每年智利有几十条河流被拍走,但真正有能力拍走的,大都是资金雄厚的财团 。

水权私有化的国家:每年几十条河流被拍卖,用不完还能租给别人
文章图片

在智利,农林业部门垄断了该国77%的水源,剩下分别被工业、采矿、卫生部门持有 。但实际的掌控者大都是跨国财团,大地主,许多农业用水被欧洲控制,饮用水被北美财团掌控 。水源私有化的背后,是超过一半人口面临水资源紧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