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的古观象台 , 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 , 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 1956年 , 古观象台被国家划归至建设中的北京天文馆 , 自此成为北京天文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今年 , 古观象台迎来580岁的生日 , 北京天文馆将以直播、讲座、互动课程等丰富活动为其庆生 , 邀请观众共同走进中国天文学的“前世今生” 。
天文馆副馆长齐锐介绍 , 中国古代天文学源远流长 , 自文明的初始 , 我们的先人就开始对头顶的日月星辰感兴趣 , 天文学也自此起源 。 古观象台作为皇家天文台 , 主要任务是“观象授时”:一方面观测太阳、月亮、行星在天上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是制定精密、完善的时间历法体系 , 并公之于众 。
如今 , 古观象台内八架气势雄伟、铸造精湛的清代天文观测仪器是对此最好的见证 。 除了珍贵的天文仪器原件外 , 古观象台还有紫微殿和东、西厢房三个展厅 , 分别陈列“中国星空”“西学东渐”和“灵台仪象”三个主题展览 。 另外 , 院内陈放着明代铜制浑仪和简仪的1:3复制品 , 以及郭守敬正方案1:3复制品;后院陈放有日晷和圭表等古代计时仪器 , 还有原比例复制的明制浑仪和简仪等天文测量仪器 。 “希望观众能在此感受古代天文的魅力 。 ”齐锐说 。
【北京古观象台建成580周年,将举办“观象问天”系列科普活动】今年 , 北京天文馆将举办“观象问天”系列科普活动为古观象台庆生 。 “我们将分别在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进行一系列的直播 , 针对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 ”齐锐说 , 活动还将邀请国内的知名学者、教授 , 结合天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现代天文学的新发现以及观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 进行重点深入的解读 。 此外 , 活动也将开展天文学的互动课程 , 比如带领孩子们使用日晷进行观测实验等 。
推荐阅读
- 真实案例 北京一14岁少女组织100名女子卖淫:来钱太快,控制不住
- 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报告出炉,荣威排名稳中有进
- 登月项目再次延期,折射国力走衰,美国却反污蔑中国“独占”月球
- 原神联动导致必胜客被迫停业?消息甚至都传到外网去了!
- 后备箱查出管制刀具,北京一男子被处行政拘留
- 76年,李玉林赶到会议室哭喊:唐山平了,一句话让华国锋红了眼眶
- 2013年北京男子嫌婴儿车挡路,将2岁女童摔地致死,法官如何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