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南地区旅游一夜变天 , 云南终于赢回来了
“这才是云南应该有的样子 , 感觉真的变天了 。 ”看着南屏街商铺人声鼎沸 , 不少昆明市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2022年夏天 , 憋了一股劲的云南省终于厚积薄发 , 旅游业迎来野蛮式生长 。 要知道 , 过去几年云南省旅游业情况不如邻省四川省甚至贵州省 。
不过 , 今夏全国各地高温持续 , 让西南地区旅游行业一夜变天 , 云南省突然成为了香饽饽 。
7月的一个夜晚 , 昆明高铁站突然上了热搜 , 网友惊呼:“难道全国的人都在云南旅游了吗?”
是的 , 由于全国各地气温爆表 , 西南地区也未能“免俗”——四川多地突破40摄氏度 , 重庆更是高达45摄氏度 。 就连一向有“避暑圣地”之称的贵阳市也连续出现高温天气 。
据贵阳都市报报道 , 8月19日 , 贵阳最高气温达到34.9摄氏度 。 自7月以来至8月28日早晨8点整 , 贵阳东山本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0摄氏度的日数高达32天 , 这样的贵阳 , 还能称之为“最佳避暑之都”吗?
据报道 , 为了缓解高温天气 , 贵阳甚至希望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 , 来压一压这一波“热度” 。
其实这一次热波全国多地都未能幸免 , 唯有彩云之南 , 昆明大理等地经受住了考验 。 7月以来 , 昆明的气温始终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 , 大部分时间都在24-28摄氏度左右 。
近年来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 韬光养晦的云南省终于迎来了旅游的春天 , 再度成为外地游客旅游的首选 。
据云南日报报道 , 7月14日浙江杭州一名女生甚至抱着存钱罐到消防站求助称:“杭州太热啦 , 打算去云南避暑 , 就想用这笔钱 , 怎么都打不开 , 本来这储蓄罐只能进不能出 , 但现在必须得用它了……”
是的 , 整个云南旅游业在7月份突然活过来了 。
据报道 , 7月8日大理古城人山人海 , 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 , 洱海生态廊道接待游客2万人次;7月初 , 丽江机场日均客流量连续8天突破1万人次 , 7月9日丽江古城游客量达到103721人次 。
从雪域高原 , 到热带雨林 , 从避暑养心 , 到生态康养 。 云南用生态环境与自然 , 找回了当初西南旅游霸主的地位 。 要知道 , 这一切来之不易 , 过去几年 , 云南省旅游业甚至不如贵州省 。
为什么前几年云南旅游干不过贵州?
近些年 , 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 , 甚至超过邻省云南 , 可谓后劲十足 , 让人刮目相看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贵州旅游收入达到12321亿元 , 高居全国第三 , 反观过去的旅游大省彩云之南同期只有11035亿元 , 位列全国第六 。 当年 , 贵州接待游客11.35亿人次 , 远高于云南的8.15亿人次 。
按理说 , 云南省在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拥有东南亚民族风情的西双版纳 , 人间天堂香格里拉 , 风花雪月的大理 , 纯粹的丽江古城……到大理看苍山洱海 , 在丽江登玉龙雪山 , 早已成为大家的旅游情怀 , 贵州旅游凭什么后来居上呢?
相比之下 , 贵州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呢?好像也就黄果树瀑布 , 百里杜鹃等在全国闻名 , 知名度与云南省相比可谓是大巫见小巫 。 不过 , 现实却给了云南省一记重重的耳光 。 最起码 , 在过去几年里 , 贵州省在旅游业方面确实在迅速崛起 , 云南省完全落后了 。
那么 ,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云南的旅游业突然遭遇低谷呢?
不少网友认为是云南很多不规范的旅游团 , 让很多游客心灰意冷 。
2016年 , 周先生带着女友去云南大理旅游 , 本来一路上很开心 , 报了团 , 结果到了景区 , 周先生和女友直接傻眼了 。 导游不断重复:“到了下个景点一定要消费 , 不然你们下次就看不到我了 , 你们看不到我了 , 我以后也不想看到你们了 。 ”面对这样近乎“威胁式”的言论 , 让周先生一路的好心情都没了 。 “以后再也不想到云南旅游了 。 ”周先生甩了甩手 , 直接带着女友离开了云南 。
推荐阅读
- 旅游业|河南这一景区,占地8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0%,被誉为大氧吧
- 旅游市场|穷游小峰,被谁推送到错换人生的大舞台
- 红色旅游|红色旅游趋于年轻化,文旅行业迎来新风口
- 成都|高温限电对川渝旅游业影响几何?
- 旅游消费|中国最“洋气”的4座小城,南方和北方各有2座上榜,有你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