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文章图片


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文章图片


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文章图片


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文章图片


造一道无用的闪电,等一根炫彩的玉米


文章图片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上帝造物到第七天干了啥?这个事儿是这么记载的——“到第七日 ,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
翻译一下:光有了 , 水有了 , 空气也有了 。 用得着的 , 都造出来了 。
但世界上还有一种造作 , 叫无用之用 。
2022年 , “淘宝造物节”进入了第七年 。 还能造啥呢?
有人在现场造出了一道闪电 。
注意 , 这个人不是东方青苍 。 这是一道 , 也说不上有啥用的 , 但货真价实的闪电 。
有人带来了一根 , 长着火焰般放射纹的玉米 。

这是他在试种德莱特草莓玉米的过程中 , 发现了其中一穗玉米上有3粒呈红色放射状纹路表现的个体 。 他用这3粒玉米通过自交的方式选育 , 得到了一穗布满红色放射纹表现的玉米 。 经过6代自交选育 , 目前75%以上的个体都可以稳定遗传这种放射纹表现 。
注意 , 这种玉米并不会更好吃 。 但是吃着的时候 , 心情估计会更好 。
有人给你的头上装好几个“电极片” , 几分钟后丢给你一张画 , “这是你的脑电信号生成的画作” 。
注意 , 一切都要靠你的领悟 , 他可并不会帮你解析 , 这张画说明了啥 。
1
戴着满头收集脑电信号的“电极片” , 科幻作家郝景芳开始卖力蹬车 , 边完成了脑电信号的搜集 。 一个叫轩轩的小学生 , 重复了这个过程 。
几分钟后 , 两个人各自拿到了自己的脑电信号生成的抽象画 。

郝景芳说 , 画面与她当时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 而画面中呈现的黑、蓝、白三个颜色 , 恰好是她平日最喜欢的颜色 。

这个叫“脑机绘梦”的系统 , 来自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 项目组的成员学科背景很多元 , 涵盖了计算机、脑科学、艺术设计等专业 。 据团队介绍 , 当在梦境中监测人类的脑电信号时 , 如果是好梦 , “脑机绘梦”系统会生成色调明快、温暖的画面;如果是噩梦 , 生成的画面色调则偏冷偏暗 , 沉稳而幽静 。
造物节上的亮相 , 是“脑机绘梦”项目的首秀 。 许多人也是在这里 , 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脑电波外化 。
而造物回答的 , 从来都是梦与现实的关系 。 造物节7年 , 一直是预见未来的一扇窗 。 “脑机绘梦”好玩只是表面 , 在将来 , 它或可为自闭症儿童等群体提供服务 。
2
2022年造物节的天下第一造 , 被桂林女生刘思蔚的瑶绣作品“醒狮机车头盔”摘走 。

这个造作的奖项 , 自2018年以来 , 分别颁发给过京渝堂的大码汉服 , “晚峰书屋”复刻的榫卯结构 , 凝结了一个异国恋故事的紫砂壶“四海五壶” , 苗族画娘的“宁航蜡染” 。
这些神物当然无一不是原创 , 却也无一不是向古老的手艺借力 。
“今天传统技艺传承人有他的优势 , 他知道世界每天在发生什么 , 如果能结合起来 , 就会(产生)很多的文化创意 , 和文化创意产品 。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 , 在把玩了造物节上的多件文创产品之后说 。
“醒狮机车头盔”是刘思蔚专门给造物节定制的 , 从设计到成品 , 她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 其实她在2021年就报名过一次造物节 , 但没能入选 。
瑶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致细巧 。 在古老的传统里 , 女孩6~7岁就习作挑花 。 长大成人时 , 已成为刺绣的能手 。
刘思蔚也是这么长大的 , 但不是因为古老的传统仍被延续 , 而是因为她的妈妈是位裁缝 。
在渐渐稀薄的手艺传承中 , 她是个少数派 。
刘思蔚长大后 , 在美术学院学设计 。 她试图去过远方 , 也回家乡开过服装小店 , 发现自己做的民族风小挂件 , 竟然卖的不错 。 她索性开了淘宝店“芽小七” , 专攻民族风的绣品 , 找当地的绣娘一起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