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布望远镜在“Z”星系中心,拍到一个正吞噬一切的怪物


韦布望远镜在“Z”星系中心,拍到一个正吞噬一切的怪物


文章图片

【韦布望远镜在“Z”星系中心,拍到一个正吞噬一切的怪物】
韦布望远镜在“Z”星系中心,拍到一个正吞噬一切的怪物




韦布望远镜眼中的“Z”星系 。

韦布拍摄的棒旋星系NGC 1365 。 JWST / Judy Schmidt
似乎无论什么星系 , 只要落入韦布望远镜的眼中都会变得诡异异常 。 韦布的红外视力使之可以穿透星际迷雾 , 让很多隐藏其中的秘密直白地显露出来 。 而红外视野中的星系更像是没有了血肉的星系骨架 。
位于南天天炉座的NGC 1365星系 , 因其外形酷似字母“Z”而著称 。 NGC 1365距离地球大约5600万光年 , 是一个极其典型的棒旋星系 。 棒旋星系是旋涡星系的一种 , 因有一个贯穿核心的棒状结构而得名 。 而NGC 1365不但有“棒” , 还有大小两个“棒” , 实属罕见 。 NGC 1365的直径大约有20万光年 , 是银河系的一倍 。
科学家让韦布观测NGC 1365 , 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标志性 , 另一方面是想弄清楚其中心是否有更多未知的结构隐藏在尘埃的背后 。 事实上也是 , 在韦布的红外视野中 , 位于内侧的星系第二个棒状结构比在其它望远镜中更明显 。
这第二个棒状结构可能在星系的演化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 它能把气体和尘埃导向星系核 , 制造新的恒星 , 或送入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口中 。
NGC 1365中心黑洞的质量大约相当于200万个太阳 , 它的一个“特色”是自转速度快 , 表面线速度接近光速 。
有理论认为NGC 1365的第二个棒状结构可能是局部动力学失稳的产物 。 恒星的公转、密度波、星系盘的整体自转 , 以及星系内侧棒状结构比外侧棒状结构围绕星系中心运行的速度更快等因素 , 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
韦布这张照片是用中红外波段成像仪拍摄的 。 它所展现的星系中心细致程度超越以往 。 星系中心的亮点是超大质量黑洞 , 而围绕着它的亮环是产星区 。 亮环还照亮了它周围的尘埃 。 星系的两条主旋臂上布满了亮斑 , 它们看上去很像互有关联 。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 棒旋星系实际上是旋涡星系的主流 , 占宇宙中所有旋涡星系的三分之二 。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也是一个棒旋星系 。

欧洲南方天文台智利拉西拉天文台1.5米丹麦望远镜拍摄的NGC 1365 。 ESO

哈勃望远镜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上拍摄的NGC 1365 。 NASA / JPL-Caltech / STScI

参考
A New Image From Webb Shows Galaxy NGC 1365 Known to Have an Actively Feeding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57184/a-new-image-from-webb-shows-galaxy-ngc-1365-known-to-have-an-actively-feeding-supermassive-black-hol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