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鳄雀鳝的热度持续的高涨 , 使得人们对这种来自于北美的“怪鱼”有了一定的了解 , 而面对如此凶猛的鱼类 , 许多吃货小伙伴坐不住了 , 纷纷想知道它能不能吃?关于这个问题 , 笔者想说的是:鳄雀鳝食用的风险很大 , 尽管美国确实有人在吃 , 而且靠吃根本解决不了鳄雀鳝入侵的问题 。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
可怕的入侵物种-鳄雀鳝鳄雀鳝是原产北美的一种鱼类 , 它在北美本身就自带“光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鱼 , 成年的鳄雀鳝有着平均1.5米的体长 , 60公斤的体重 , 也就是说一条成年鳄雀鳝的体重轻松过百 , 这是大多数淡水鱼类无法比拟的 , 而且在野生环境下 , 最大的鳄雀鳝可以长到3米长 , 159公斤的体重 , 堪称水中巨物 。
鳄雀鳝的学名为福鳄(Atractosteus spatula) , 由于它们长着类似于鳄鱼一样阔长的嘴巴 , 所以被一些商家作为一种观赏鱼引入到我国 , 而一些人总会为新奇买单 , 所以鳄雀鳝就成为了我国观赏鱼市场上的常客 。
但是 , 鳄雀鳝是纯正的肉食性鱼类 , 而且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 , 食量也逐渐增大 , 于是 , 一些人由于不堪忍受高昂的养殖费用 , 将它们放生到了池塘、水库、水池等水体中 , 这才有了上个月各地不断发现的鳄雀鳝 。
许多人对捕捞鳄雀鳝如此的兴师动众有疑问 , 但其实这是不了解它的可怕之处 , 下面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01 生存能力极强的鳄雀鳝
鳄雀鳝不仅体型大 , 它们的生存能力也非常的强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 鳄雀鳝虽然是淡水鱼 , 但是它们在海湾的海淡水交界处依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 可见它们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第二 , 鳄雀鳝的鱼鳔已经具备了呼吸能力 , 类似于于哺乳动物的肺 , 这使得它们不仅仅是靠鱼鳃呼吸 , 还能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 , 因此 , 即使在一些水溶氧低的水体中 , 它们依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
02 攻守兼备的鳄雀鳝
鳄雀鳝本身就体型庞大 , 再配合上类似于鳄鱼一样布满了利齿的大嘴 , 这使得它们在淡水中的生态位极高 , 在我国的野生水体内还没有动物能够制约它们 , 除了攻击外 , 鳄雀鳝的防御能力也非常的可怕 , 因为它们身上的鳞片属于硬鳞 , 这些硬鳞呈菱形 , 外面覆盖着一层釉层(类似于我们牙齿的珐琅质) , 这就相当于它们身披了一层坚硬的铠甲 。
最后就是鳄雀鳝的繁殖能力了 , 每年一条成年的雌性鳄雀鳝能够产下多达20万枚卵 , 强大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 配合上攻守兼备的身体 , 让鳄雀鳝在我国的水体中是没有对手的 , 因此 , 一旦让它们在野外水体中扎根 , 以它的食量和攻击性 , 很快水体中的本土鱼类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
鳄雀鳝究竟能不能吃?鳄雀鳝在美国的多数水体中都有分布 , 而且鳄雀鳝在美国的一些餐馆也是食用鱼之一 , 但是 , 专家们表示鳄雀鳝有毒不能吃 , 所以许多小伙伴也没了主意 。
首先 , 鳄雀鳝确实有毒 , 它们有着鱼毒素 , 这是一种天然毒素 , 虽然不致命 , 但是食用后会导致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 其实鱼毒素在许多鱼类的体内都有 , 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体内就有 , 只不过只集中在胆中 , 称之为“鱼胆毒” 。
而鳄雀鳝虽然有毒 , 但并非全身有毒 , 它的鱼毒素集中在内脏和鱼卵上 , 尤其是鱼卵中的含量最高 , 鱼肉本身是没有毒的 , 这就是美国有人吃鳄雀鳝的主要原因 。 不过 , 尽管这样 , 鳄雀鳝还是不太建议食用的 , 原因有以下三点 。
推荐阅读
- NASA的“Crew-5”空间站任务备受关注,因为有一名俄罗斯宇航员
- 奇怪!神舟飞船对接天和号时出现神秘“鬼影”,竟有两个天和号!
- 太阳系行星可分四类,有的没有大气,有的没有岩质表面,这是为何
- 继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之后,我国又发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
- 太阳耀斑爆发愈发频繁,对我们有影响吗?影响还是挺大的
- 鸡肋的戴森球!高级文明用不到,低级文明造不出!
- 打开500万年前的洞穴,科学家看到“外星世界”,颠覆生命认知
- 4.2万颗卫星,马斯克的星链到底要干什么?曾多次逼近中国空间站
- 1930年苏联科学家进行人猿交配实验,花重金找5名女孩,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