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在《最远的边陲》当领主,可它真想教我种田( 二 )



当然 , 生活不会总是风平浪静 。 小镇壮大之后玩家也可能遇到前来打劫的强盗 , 甚至外国的军队 , 此时就需要修筑一些防御建筑来提前预警或是备战 。 因此 , 游戏里还是提供了塔楼、城墙这样的防御工事和士兵招募系统 。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 《最远的边陲》在开始界面就提供了无战斗选项 , 让只想安心种田的玩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建设当中 。
而深入了解这个游戏之后 , 我发现 , 这款游戏最想教会我的事儿 , 是种田 。

全把天赋点到了“种田”上大家都知道 , 对于一款生存模拟游戏来说 , 有两个最重要的游戏部分 , 一是生存 , 其次是建造 。
在我看来 , 《最远的边陲》这款游戏 , 就是牟足了劲把生存部分做到了最“硬核” , 把全部的技能点都放在了“种田”的体验上 。
首先 , 《最远的边陲》在资源的分类上要远远比常见的模拟游戏更为详细也更为真实 。
在发展过程中 , 玩家可以收获14种不同的原材料(木材、石头、金属等) , 可以种植和饲养27种不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粮食作物、鱼类、兽禽等) , 还可以生产数十种具有多个等级的物品和材料 。

农作物种作物有自己的耐热耐寒等多种属性 , 我们需要根据周边土地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 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与此同时 , 还需要阻止动物、高温、疾病、严寒、腐烂对农田的破坏 , 还要人工锄草除石或者是种植植被增加肥力的方式来维护你的农田质量等等…
另一个特殊的地方是 , 在《最远的边陲》里加入 “季节变化”这样的时间设定 。 而在传统的模拟游戏 , 这样的设计很少见——在以往模拟游戏里 , 农田更像是一个建设完成后自动随时间流逝慢慢生产食物的资源型“建筑” 。
但在《最远的边陲》中 , 玩家们需要更用心地照看好自己的土地 。 并且由于季节设定的引入 , 游戏也自然延申出了“轮种”这一概念 。

简单来说 , “轮作”就是指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以自然年为主)轮换种植同一片土地的农作物 , 比如种春季种玉米、秋季种蔬菜 , 然后休耕一季 。
这种“轮作”的耕作方式在从古至今的生活中其实都非常常见 , 既利于改善土壤 , 也有利于防治病虫害 。
我们要在游戏里选择几个不同农作物放入“轮作”的选项里 , 更适合这块土地的是大豆还是玉米?这几种作物对土壤的肥力有什么影响?这都是玩家们需要去思考并做出选择的事 , 而这毫无疑问地进一步提升了“种田”的策略性 。

不光如此 , “轮种”系统还有一层另外的重要意义——保护村民健康 。
在如此荒凉的土地重建家园 , 我们的村民难免会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 好在 , 系统会明确提示你某种疾病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 。
例如缺少维生素C的摄入会导致村民们患上败血症 , 随后系统会提示你保证村民的水果摄入量 。 然而在食不果腹的早期阶段 , 比起败血症 , 有限的耕地必然要供给粮食作物去种植 。 因此 , “轮种”在有限的生产力条件下就有更大的作用——通过粮食作物与果蔬的轮种 , 来平衡饥饿和病症的危机 。

在轮作间期 , 可以选择人工锄草除石或者是种植三叶草增加肥力的方式来维护你的农田质量等等…
而在通过耕作或是打猎的方式获得食物之后 , 食物的储存也是玩家将面临的难题 。
其他游戏中可能只要把收获的食物丢进仓库就可以万事大吉 , 但本作中的食物都是有保质期的 , 就算放进仓库里 , 屯的时间长了也是会变质、腐烂而变得毫无价值 , 而温度也会影响腐败的速度 , 尤其是高温的夏天 , 食物变质速度相当的快 。

玩家们要更合理地分配食物的使用 , 或者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建造更高级的保险工具 , 这让“食物的储存”成了决定生存的关键一环 , 也是游戏更有难度的一部分 。
总之 , 对于“种田”这个玩法来说 , 《最远的边陲》构建了一个细节丰富且完善的系统 , 几乎真正去还原了现实世界“农牧业”的种种 , 这也让这部分内容的可玩性非常高 , 不过过多的内容也让游戏显得非常硬核繁复 , 就比较考验玩家们的耐心了 。
建设部分就有点不和谐了当我们在游戏里逐渐满足了生存所需 , 下一步就要考虑把我们的基地做大做强 。
不过遗憾的是 , 在建设这个方面 , 《最远的边陲》表现的并没有那么好 。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游戏的建造等级很不合理 , 2级建造的建筑 , 需要3级的建筑来进行生产原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