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


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


文章图片


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


文章图片


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


文章图片


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




科学界对人类的“灵魂”一直有个非常有趣的猜测 , 那就是在人类身上的确存在一种叫作“灵魂”的意识波 。
它和宇宙中许多不可见的电磁波一样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但我们无法在三维时空直接观测到它 。
这也是科学界首次在理论层面认知我们通常视为玄学的“灵魂” 。
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 , 或者说是将“量子灵魂”理论发扬光大的科学家就是2020年诺奖得主——“罗杰·彭罗斯” 。

彭罗斯是一位在科学界“备受争议”的学者 。
一方面的原因是他无可匹敌的学术造诣让许多科学家同行们望尘莫及 。
另一方面则是他经常发表一些主流学术界不太容易“理解”的科学猜测 , 例如“量子灵魂”、“量子意识”等等 。
尽管没几个人能真的搞懂这些理论的缘由 , 可碍于“诺贝尔奖”这样的殊荣和地位 , 科学界还是选择“谨慎”看待这些理论 , 既不否定也不公开表示肯定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一个“模棱两可”的科学概念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量子灵魂” 。

人类关于灵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上古时期” 。
古埃及的“祭祀”通过特殊的仪式或者建筑 , 将逝者的身体进行“不朽”的处理 , 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可以使寄居其中的灵魂意识也永远保留 。
在此后几千年的时间里 , 地球上每个角落无论是有过交流的文明还是独自发展进化的文明 , 全部不约而同的认为人在死亡后一定会有“灵魂”这样的事物去往另一个空间中 。

近代科学家在研究人脑电磁波的时候 , 也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偶然的“意识想通”现象 。
这或许是导致科学矇昧的时期人们对这种现象存在某种“幻想”的原因 。
不过直到近代科学家发现了量子力学以后 , 人的意识研究才跨入权威科学理论的范畴 。
科学家发现原来意识和物质真的是“一体两面” , 相互依存 。
不过有关理论一直比较模糊 , 其中比较著名的理论研究正是罗杰·彭罗斯的“大脑量子微管结构” 。

我们的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 , 即便是“灵魂”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也是大脑所拥有的某种机能 。
彭罗斯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 , 结合量子力学体系中“量子叠加态”的物理特性 , 最终发现了人脑神经元遍布大量的“微管”细胞 。
这种特殊的细胞能够像量子力学一样将我们的思维状态“确定”为某种意识波动 , 进而达到控制身体或者影响其他物质的作用 。
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种干扰是“直接”的而不是通过其他神经细胞进行控制 。

有了这个发现 , 彭罗斯的量子意识也就上升到一个可以“实验”的理论高度 。
但由于量子力学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善的学科 , 所以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研究也是磕磕绊绊 。
至今依然有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量子态 , 而是简单的电磁波效应 。
我们之所以认为两者有联系都是因为量子力学“诡异”的实验结果和“灵魂”存在相似的地方 。
这个误会恰恰说明了科学在未知事物面前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 , 这些没有及时填补的地方就成了“玄学”蜂拥而上的地方 。
【量子意识能否解释“灵魂”?诺奖得主彭罗斯:人脑中发现量子结构】彭罗斯的量子意识的确让很多人感到费解 , 以我们目前对量子力学的研究水平来看 , 至少还需要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才能验证它的真假 ,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理论不断鼓舞我们探索的价值所在 , 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 相信“量子意识”的奥秘总有被揭开的那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