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文章图片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文章图片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文章图片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文章图片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文章图片


近日 , 有网友称 , 在四川德阳绵竹的空中 , 出现了密集的鸟群 。 从公开的视频和图像中可以看出 , 天空几乎全部被鸟群所遮挡 , 黑压压的一片 , 很是瘆人 。 有不少人表示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可能是要发生地震了 。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随后发出解释 , 绵竹上空出现的鸟群 , 其实是蝙蝠 , 此次大量蝙蝠的集中出现 , 并不是代表要发生地震 , 而是一种自然现象 , 往年都会出现 。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不过 , 在9月5日中午 , 四川的石棉县、泸定县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了地震 , 其中石棉县甚至发生了里氏6.8级的较大地震 , 这不免让人对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

目前 , 从世界范围来看 , 科学家们对于地震的预测仍然是办法不多 , 仅局限于中长期预测的阶段 , 根本不能准确地预测具体在何时、具体在何地会发生地震 , 而且科学界对于地球上的很多动物能够感知地震的这种说法 , 还没有完全形成一致意见 , 对其中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 但是的的确确在某些发生较大型的地震之前 , 一些动物真的会表现出异样的活动规律来 。

比如 , 牛羊的异常烦躁、蟾蜍的集体出洞、鸟类在空中大量聚集等等 。 固然 , 这些情况的产生 , 并不代表着一定会发生地震 , 但是这些动物的异常表现 , 说明它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会形成一定的反应机理 , 从而推动它们形成不同于往常的活动状态 。 很多动物在以下三个方面所具备的感知能力 , 真的是让人类望尘莫及 。
一是敏锐的听觉 。 自然界的很多动物 , 具备人耳所不能感知到的“侦测”到次声波、超声波的能力 , 比如 , 狗能感知到频率在15Hz-5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蝙蝠可以感知1000-120000赫兹、海豚能感知150-150000赫兹等等 , 而人耳只能感知到16-20000赫兹 。

在地震酝酿的过程中 , 由于地下地质板块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和碰撞 , 在应力和能量积聚的过程中 , 会产生一些次声波和超声波 , 一些动物就具备捕捉到这些声波的能力 , 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不安 。

二是敏锐的触觉 。 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 , 身体上具有很多敏锐的“感受器” , 能够高效地感知到外界环境、空气中微弱的气流变化以及振动情况 。 比如鸟类的腿部具有“感振小体” , 家畜的腿、肠膜等位置中具有“环层小体” , 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微弱的振动;

再比如 , 蜘蛛等节肢动物 , 体表上分布着大量的刚毛、盅毛组织 , 这些组织都是精密的传感器 , 能感受到空气中空气流动强度、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 从而对这些变化产生应激反应 。

三是敏锐的热觉 。 对于很多比较高级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而言 , 尤其是经常栖息于洞穴内的这些动物 , 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非常敏感的”温度感应器“ , 会对空气的温度以及微弱的温度变化产生应激表现 。 当地震将要来临时 , 来自地球深处的能量 , 先会以比较缓慢的方式、在地壳的薄弱之外、地表裂缝等区域释放出来一小部分 , 从而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最终被这些动物所感知到 。

在本能的驱使下 , 像蟾蜍、青蛙、蛇等这样的动物 , 就可能会出现集体性的异常反应 , 从洞穴中大规模地爬出来 , 冲向农田、道路甚至城区 。
当然 , 除了地震以外 , 还有一些情况能导致动物出现异常情况 , 比如异常的干旱、强降雨、山体滑坡、人工开矿等等 ,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动物周边的生活环境发生或强或弱的改变 , 从而被动物们的各种感应器所捕捉到 。 而动物们所具备的这些感应能力 , 人类绝大部分都是感应不到的 。
因此 , 四川德阳绵竹空中出现大量蝙蝠齐飞的情况 , 与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生活规律肯定是不同的 , 即使是每年都发生若干次 , 但毕竟不是普遍现象 , 必然是由于某种或者某些原因所导致 , 这里面既有自然的因素 , 也可能有人为的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