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加索山脉由两个独立的山脉组成 , 分别是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和南部的小高加索山脉 , 它们又分别拥有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 因此对于资源的控制权争夺加剧了黑海地区的不稳定 , 不过得益于高加索山脉的地形 , 该地易守难攻 。 为什么高加索山脉易守难攻呢?
难以划分的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脉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连接桥梁 , 也是亚欧之间的地理分界线 。 高加索山脉长达1100公里 , 山脉一般从西北向东南走向 。 整个高加索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 , 最宽处180公里 , 在厄尔布鲁士山附近 。
厄尔布鲁士山也是该山脉的最高峰 , 海拔5642米 , 有说法说它也是欧洲最高峰 , 但该说法一直存在争议 。 根据不同的划分和勘测方式 , 位于意大利和法国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勃朗峰也可能是欧洲最高峰 , 勃朗峰海拔4810米 。
关于高加索山脉属于欧洲还是亚洲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 由此才延伸出了欧洲最高峰的争议 。 高加索山脉位于欧亚板块的欧亚大陆之间 , 该板块的不稳定性使大陆边界线的确切走向很难划分 。 古希腊人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高加索山脉视为欧洲的边界 , 后来此观点因各种原因多次改变 。
南高加索地区的地下储备着石油 , 北高加索地区则有天然气 , 有一条重要的石油管道将南部新罗西斯克与黑海东岸连接起来 。 除此之外 , 高加索山脉的土壤还适合种植纺织植物和烟草 。
为什么高加索山脉易守难攻?高加索大部分地区的地壳结构是向下翘曲的 , 这被称为高山地槽 , 构造时间可追溯到大约25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 。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具有代表性 , 能够反映与一些年轻欧洲山脉相同的结构特征 。
西高加索的北部和中部有一些平台状的地质结构 , 由形成时间不到6500万年的新生代岩石组成 , 这种结构可以追溯到公元石炭纪早期 , 即约3.45亿年前的海西造山运动帮助形成了这些平台 , 新生代岩石又在约11至530万年前形成了褶皱地层 , 使该地的地形崎岖不平 。
西高加索西南部和东南部位于地球表面巨大下陷的边缘 , 该下陷在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后期出现 , 同时在库班河和特雷克河的下游产生广泛的沉降 。 西部的低地都是与阿尔卑斯地槽相连的构造洼地 , 且都与黑海里海的形成有关 。
大高加索地区则在大约2500万年前 , 在高山地槽边缘隆起了大背斜 , 随后又经历了反复的侵蚀和隆起 , 这让大高加索地区形成了坚硬的巨大岩石 , 如片岩和片麻岩 。 大高加索山脉结构比较松散的岩石部分由较年轻的石灰岩、砂岩和泥灰岩组成 。
【高加索|两部分山脉组成,海拔最高5642米,高加索山脉为何易守难攻?】
高加索山脉的西部虽然容易进入 , 但是褶皱地貌和北部的高山将会阻碍行进 , 这是易守难攻的原因之一 。 另一个原因就是南部的小高加索地区 , 这里的山脉和亚美尼亚高地同样起源于从高山地槽隆起的褶皱 , 大量沉积物构成的地貌没有大高加索那么陡峭 , 但同样难以进入 。
小高加索西部和东南部的塔利什山脉主要由约5000万年前地槽下翘阶段沉积的沉积物形成 , 而小高加索的中部和东部则由沉积地层组成侵入性火山岩 , 地质历史比西部长了一倍 。
高加索地区的气候高加索地区的气候根据海拔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 温度通常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 阿布哈兹苏呼米的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 , 而在海拔3700米的卡兹别克山山坡上 , 年平均气温降至零下六摄氏度 , 另外大高加索山脉的北坡比南坡冷三摄氏度 。
海拔在高加索地区起着重要作用 , 山区的降水量通常高于低洼地区 , 山坡上的总降水量比邻近平原上的要多 。 东北地区和小高加索山脉的南部是最干燥的地区 , 里海凹陷的东北部年降水量仅为250毫米 。
小高加索北坡面向大高加索南坡 , 在相应海拔高度与大高加索南坡气候相似 。 整个山脉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西部 , 降水量由东向西增加 , 西高加索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000至4000毫米 , 而东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地区 , 例如车臣 , 年降水范围仅为600至180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