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


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


文章图片


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


文章图片


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


文章图片


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


Hello ,大家好 , 这里是谜之说 ,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 9月5日12时52分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 发生了6.8级地震 , 震源深度16千米 , 根据新闻画面显示 , 预警地震的警报声响起 , 有两只幼崽大熊猫 , 从洞口钻出来 , 大熊猫妈妈紧跟其后

熊猫妈妈带着幼崽避险
距离震中较近的宝兴县 , 已有81.7%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 , 公开资料显示 , 野生大熊猫有181只 , 位于宝兴县的 , 大熊猫宣教中心人员和大熊猫均为安全 。

悠闲的吃着竹子
动物为什么能提前感知?
动物虽然没有语言能力 , 也没有人类的智商高 , 但是 , 动物们在地球生存的数百万年间 , 早就能够和地球和谐相处 , 而且能够感知到地球可能产生的一切变化 , 人类和动物在听觉上 , 有很大的不同 , 我们人类听觉范围是20到20000赫兹 , 如果低于20赫兹以下的声音 , 人类基本是察觉不到的 , 但是动物能够听见更低的频率 , 从而动物开始变得焦躁不安

对热变化高度敏感
在地震前 , 穴居动物都有明显的反常行为 , 有人拿南美洲的蟒蛇 , 做过这么一个实验 , 在波长为10600纳米的红外线下 , 热量在每平方厘米0.084焦耳时 , 就有热感觉反应 , 由此专家推断出一个结论 , 蛇在地震前的异常反应 , 可能跟地热变化有关

地震前的超声波
【四川泸定地震瞬间,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脱险,它真能预感地震吗?】我们知道蝙蝠是靠超声波定位的 , 能感受1500到150000赫的声波 , 它的超声定位 , 不仅准确率极高 , 而且抗干扰性强 , 能从信号高出200倍的噪声背景中 , 接收到昆虫身上反射回来的信号 , 在地震来临之前 , 蝙蝠都会大量迁飞 , 也是因为感受到地震来临之前 , 微小的声波

大熊猫能够感知地震吗?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 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 , 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 , 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到20岁 , 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在2019年 , 绵阳发生4.6级地震的时候 , 平常慢吞吞的大熊猫 , 瞬间变成了“功夫熊猫”当时两只大熊猫正在地上悠闲的啃着竹子 , 下一秒却突然起身 , 迅速爬到了树上 , 紧接着 , 地震开始摇晃 , 就和大熊猫妈妈带着幼崽紧急避险是一样的道理 , 日本专家 , 说大熊猫 , 有比人类更灵敏的听觉和感知能力 , 能够在发生危险前 , 率先做出反应

最后 ,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在地震前 , 有不寻常的反应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