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刀不剪的直播就是溯源 。
文/吴鹤鸣
编辑/范婷婷
吴剑宇经常会带着小儿子去海边 , 偶尔路过沙滩泥潭 , 小儿子会兴奋地踩上去 , 有时候会浑身滚进泥潭里 , 这时候吴剑宇也无奈 , 只能跟儿子说:“脏了没衣服换噢 。 ”带着一点处衢片的口音 , 吴剑宇是浙江衢州人 , 十年前和妻子王芳一起回到她的老家舟山 , 帮着妻子一块儿料理生意 。
“医生建议我吃虾米 , 可以补钙 。 ”十年前的王芳怎么也没想到 , 她在宝妈群里回的这句话 , 就成了她电商生意的开始 。
随后宝妈群里开始有人找她代购 , 她和丈夫两人实在记不过来 , 索性开了淘宝店 , 挂上各种链接:带鱼、虾、墨鱼……
从做微商到开淘宝店 , “闹妈海鲜” , 从传统电商走到如今直播电商、内容电商 , 她是舟山海鲜市场里最早接触电商的一批人 , 在淘宝中直播海鲜从下船到快递发出的全过程 , 也启发和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回到舟山 , 开起淘宝店 , 搞起了直播 , 做起渔二代 , 让舟山海鲜走出江浙沪 。
渔二代不想回家
禁渔期的时候 , 海鲜的批发生意很闲 , 在舟山就会有载着游客的观光船出海 , 捕上来的鱼也不放到市场上销售 , 游客拣上一两条 , 船上烧水吃了 , 很多渔船在禁渔期也会接上旅游客的单子 , 船不会跑得很远 , 捕上船的海鲜个头也不会很大 , 但这种线路 , 吃的是一种兴致 。
只有朋友来到舟山时 , 王芳才会带着他们出海 , 自己虽然生在海边 , 自己的父亲也是船老大 , 每次坐船依旧会恶心个七荤八素 , 好在现在用作旅游的船上都有沙发 , “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得多” , 但王芳并不喜欢出海 , 也许是儿时积下的想法 , 也许是如今靠着海吃饭而对海的敬畏 。
王芳的老家 , 在舟山虾峙岛 , 陆域的总面积不过17平方公里 , 弯曲的形状像一尾滑皮虾 , 因此得名 。 虾峙岛往北11.5海里 , 就是出了名的沈家门港口 , 对岸就是普陀山 , 东北方向与桃花岛相邻 , 距离宁波北仑白峰码头大约15海里 , 而距北仑郭巨的最近岸线不足3海里 , 往各处都有航线班船 。 如果风平浪静的时候在这头大吼一声 , 另一头兴许能听见 。
王芳从小长大的村子就是个渔村 , 在她的印象里 , 所有的人都是渔民 , 自己的父亲王宁成也不例外 。 王宁成17岁出海 , “那时候的船是村里的集体制” , 在海上飘摇7年 , 当上船老大 , 直到后来才有个人承包的形式出现 。
王宁成每次出海就是大半个月 , 王芳一个月只能见到父亲一两次 , 每每到了约定的日期前后 , 王芳就会在港口等父亲 , 有时候海平面远远出现一只海鸥 , 她都会以为是父亲的船回来了 。 有很多个日出的时间 , 王芳都在码头坐着 , 数着海浪声 , 歪头等着 。
“那时候没有手机” , 通讯不方便 , 王芳每次都会害怕父亲遭遇台风 , “因为总是听说隔壁村的谁出海遇到台风又没了” , 有些渔民开着流船 , 天气预报和导航系统也远没有现在先进 , 即便遇难 , 也很难第一时间知道 。 所以即便每次父亲都会带上如“脸盆一样大的螃蟹”和鱼虾回来给王芳 , 但对于父亲出海捕鱼这件事 , 王芳是喜忧参半 , 内心里是不希望父亲出海的 , “但没办法” 。
王芳和父亲王宁成
王宁成每次出海捕回来的鱼都是按吨计数 , 到岸之后再分类 。 与如今东海野生大黄鱼“一鱼难求”不同 , 从前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鱼 , 一斤的大黄鱼甚至不如长蛸卖得出价格 , “才卖几毛钱” , 更别提如今三四斤的野生“土豪金” , 有市无鱼 。
推荐阅读
- 2019年,被丈夫推下悬崖,幸存下来的中国孕妇,现在怎么样了?
- 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改变企业竞争?有哪些出口风险?
- 案例:高中生偷拍同学亲热被发现,被追途中不慎从楼顶坠下
- 我创业失败两次赔了30多万,老婆反对我再创业,可我就是心有不甘
- 关闭马云的电商和外卖,能不能恢复实体店的辉煌?你同意吗?
- 遭老人组团偷瓜女子发声:正在全力抢救第二批瓜苗,没提处理结果
- 19年女子淹死在盆里,其母向房东索赔60万,扬言:死在哪就找谁
- 东莞这家大型商场,即将关门停业!网友: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