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文章图片


食人鲳、鳄雀鳝和清道夫都是入侵物种 , 而且这三种鱼都以“凶狠”著称 , 一旦它出现在新的水体中 , 很有可能给水生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 那么 , 这三种鱼如果放在一起 , 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三种鱼 。

首先是清道夫清道夫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 因为它在我国多地的水域中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野生种群 。 清道夫的学名为豹纹脂身鲇 , 是原产南美洲淡水流域中的一种鱼类 , 由于它的外观异形 , 再加上一些商家对它“清理鱼缸能力”的大肆吹嘘 , 使得清道夫几乎是每个鱼缸中必备的鱼类 。
但其实 , 清道夫只是会吃鱼缸底部和内壁上的一些微生物而已 , 至于其他鱼类的排泄物 , 除非它饿极了 , 不然是不会过问的 。

从体型上看 , 成年的清道夫体长平均30厘米左右 , 最大体长可达40厘米 , 从习性上看 , 清道夫属于杂食性鱼类 , 也就是说清道夫既没有庞大的体型也没有尖利的牙齿 , 那么它是凭什么成为了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呢?有两个主要因素:
第一:身披铠甲 。 清道夫是一种硬骨鱼类 , 除了内部的硬骨外 , 它们的体表也比较的坚硬 , 而且背部还有尖利的倒刺 , 形成了很好的防御 , 再加上它们身体狭长 , 肉也非常的少 , 这让它们在我国的水体中没有天敌 。

第二:疯狂的食卵者 。 清道夫有着吸盘状的嘴巴 , 这使得它们适合吸附在水中的一些物体上 , 包括鱼类 , 一旦被它吸住 , 鱼的皮肤很容易感染、溃烂 , 所以鱼缸中养清道夫非但清理垃圾效果不怎么好 , 还会威胁观赏鱼类 。
当然 , 清道夫对鱼类最大的威胁并不在吸附在其他鱼类身上 , 而是体现在吃卵上 , 清道夫非常的喜欢吃其他鱼类的鱼卵 , 大多数鱼类会将卵产在水中就放任不管 , 一旦被清道夫发现 , 它就会像吸果冻一样将鱼卵全部吃光 。
【将食人鲳、鳄雀鳝、清道夫养在一起,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 , 清道夫一旦进入我国的水体中 , 会疯狂地进食本土鱼类的鱼卵 , 最终导致鱼类繁殖力大大下降 , 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 严重危害本土鱼类的正常生存和繁殖 。
因此 , 切勿放生清道夫 , 而且一旦发现或者捕捞到清道夫一定要直接杀死 。

其次是食人鲳食人鲳俗称食人鱼 , 不过 , 它并不是一种鱼类的名字 , 而是锯脂鲤科下多种肉食性鱼类的统称 , 种类多达40多种 , 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锯脂鲤属下的红腹锯鲑脂鲤(Pygocentrus nattereri , 俗称红腹食人鱼)了 。

红腹食人鱼原产南美洲 ,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南美洲的淡水水域中 , 其中以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中最多 , 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鲜红色的腹部以及满口尖利的牙齿 。 红腹食人鱼的体长平均在20厘米左右 , 虽然它们体型不大 , 但是它们是典型的群居性鱼类 , 少则几十条 , 多则上百条集体活动 , 一旦有风吹草动 , 它们会倾巢出动 。

红腹食人鱼主要是靠水的波动来锁定猎物的 , 所以即便是像人、牛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一旦意外落水 , 都会遭到红腹食人鱼的围攻 , 在亚马逊流域中 , 曾经有人用牛做过实验 , 结果不到一个小时 , 一群食人鱼就将一头牛啃成了一副骨架 , 正是因为凶残的习性 , 美国的前总统罗斯福在自己的书《穿越巴西雨林》中才有了“食人鱼是世界上最残暴的鱼”的描述 。
由于食人鱼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 所以它们也从南美洲被引入了世界各地 , 而且凭借着群居且凶猛的习性 , 它们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了入侵物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