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送餐顺利 , 江涛会在到达的前几分钟里 , 把提前编辑好的文字发给顾客 。
但很多人不关注手机短息 , 平常也不怎么留意订餐平台对话框里的消息 , 江涛的消息经常被忽略 , 这时候他就会打一个电话提醒对方 , 然后在显示接通以后迅速挂掉 。
一些用户在接到电话时发现另一头的人不讲话 , 又没有看到江涛发来的短信 , 会变得很生气 。
结果往往由于送餐延迟和沟通不顺畅 , 不了解情况的用户就直接给差评了 。
但电话静默的另一端 , 江涛没有办法为自己做出任何解释 。
在任何工作里 , 沟通都很重要 , 对于听障群体而言 , 无法正常沟通 , 是他们找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
2018年毕业以后 , 江涛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 , 他想工作 , 想为父母减轻负担 , 但被拒绝了很多次 。
后来 , 他在网上看到饿了么在招聘送餐骑手 , 就试着投了一下 , 他没想到对方真的接受了他来做这份工作 。
说到这里 , 江涛在镜头前笑得好满足 。
可是这份笑容背后 , 承受了太多普通人体会不到的东西 。
没有人知道 , 一个人要因为患有听力障碍 , 承受多少恶意 。
前段时间 , 一个关于听障骑手的事件被骂上热搜 , 大家纷纷吐槽骑手的短信态度不好 , 语气强硬 。
一开始 , 小in在看到这段对话时也觉得听障骑手的语气有些生硬 , 但在经过详细了解后 , 小in才知道 , 原来听障人士的语序表达和普通人并不相同 。
在听障人士的世界里 , 是没有语气这个概念的 , 他们感受不到人们交流时语气的变化 , 也不会使用语气助词和形容词拼起一个句子 。
比说 , 正常人在请求帮助的时候通常会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你看这样好不好?”
但在他们的沟通方式里 , 就会变成这样:“帮我一下”、“那就这样”
这种语言差异也就导致 , 他们的句子读起来非常生硬且“没有礼貌” 。
这些误解 , 为江涛的日常工作 , 再次增加了零零碎碎的难度 。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一些听障人士会在网上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 用视频的形式为大家科普他们的语言体系 。
随着大众对听障人士的认知和理解越来越深入 , 这种误解带来的问题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
被动形成的误解也许会消失 , 但主动产生的恶意却总是存在 。
那是一个冬天 , 江涛接了很多单子 , 由于长时间在冷风中疾速行驶 , 他的手指被冻僵 , 找单子的速度也就慢了 , 配送时间也因此超时 。
当时有一位顾客很着急 , 给江涛打连环电话 , 可是无论她说什么 , 对方都没有回应 。
而电话另一边 , 江涛急到在冷风中冷汗直流 , 他提着外卖一边跑一边给顾客发信息解释情况 。
但顾客在知道他是聋哑人之后 , 一脸不高兴 , 觉得江涛很耽误事 。
“你一个聋哑人送什么外卖啊 , 这是你们残疾人能干的活啊?”
每次面对这种事情 , 江涛第一反应是拿出自己的残疾证 , 和对方解释自己说话不方便 , 然后拿出手机慌慌张张地打字 , 赔礼道歉 , 商榷赔偿事宜 。
大多数顾客都能理解听障骑手的不容易 , 外卖晚到一会儿也不会过于计较 。
但依然有一些人不依不饶 , 他们对江涛的短信视而不见 。
“你是残疾人你了不起啊 , 残疾人就可以送外卖迟到?”
“你们公司能不能换个正常人送外卖 , 你们公司是没有正常人了吗?”
“难道我吃个外卖还要学手语吗?”
即便他听不见如此刺耳的句子 , 但依然可以从顾客愤怒的眼神、拧着的眉毛和噼里啪啦的嘴型中 , 读懂他们的指责 。
这种时刻里 , 江涛只能安安静静站在原地 , 等待一场怒火的平息 , 和与之而来的差评以及投诉 。
他无法打破那道无声的墙 。
总有人 , 愿意打破那道墙 , 为他们发声 。
广东卫视的《你会怎么做》节目组 , 在一家公共餐厅内对江涛的遭遇进行了还原 。
他们在餐厅内放置了隐藏摄像头 , 请了两位演员 , 女演员扮演刁难江涛的顾客 , 男演员扮演听障骑手小哥 , 他们想看看陌生人的反应 。
视频里 , 男演员拿着一兜子水果急匆匆地走进餐厅 , 但因为配送超时 , 女演员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
“搞什么鬼啊 , 你们公司现在是没有人了吗?来给我送外卖怎么交流我的天 , 没有办法交流 。 ”
推荐阅读
- 案例:女大学生退押金被房东羞辱服毒身亡,房东称要她给自己道歉
- 男子约好特殊服务,临时有事,让同事替代,为何依然被拘留5日?
- 青海一残疾人惨遭谋杀,尸体手脚口鼻被缚,法院:死刑
- 安徽一女大学生开学“掏公厕”,看到脸网友不淡定了:好漂亮
- 山东一女大学生带男友回家,父母称男生是“猪”,评论区一片苦心
- 案例:女大学生野泳被人打晕,在工地醒来后崩溃
- 大妈捡到女大学生手机,索要600元未果后当众大闹,蹲马路上边哭
- 案例:一起因女大学生痴迷赌博引发的血案
- 辽宁一女子跑步被狗咬伤,遭狗主人坐轮椅冲撞:对方拒绝和解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