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西沙群岛出现一群“野牛”,来历一直不明( 二 )


通过对木炭进行测年 , 孙教授最后确定其时代也是1619-1709年 , 与牛粪层底部的测年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 因此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野牛正是被这些木炭的使用者带上东岛的 。
历史记载 , 这段时间正是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 。 当时 , 很有可能有一群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携带生产工具、种子以及牛从海上出逃到这里 , 野牛应该就是这样被带入东岛的 。 原来 , 东岛野牛不野 , 它是家牛野化的 , 历史约400年 。

03野化:黄牛回归到自然变野牛
东岛的气候条件好 , 岛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丛林 , 丛林中生长了茂盛的草本植物 , 这些青草是野牛的美味佳肴 , 大量野牛啃食白避霜花树枝嫩叶和原始丛林中的草本植物 , 来满足其营养需要 。 东岛中部的水塘储有天然淡水资源 , 可以供野牛饮用 。 因此 , 这就为野牛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保障 。
但是 , 当家养的黄牛失去了人类的养护 , 重新回归到自然环境中时 , 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长期驯化而形成的黄牛 , 在东岛的自然条件下处于原始自由的状态 , 长期生活于海岛的麻枫桐树林中 , 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涉 , 就慢慢就适应了当地炎热气候的特点 , 重新恢复了群居、善于奔跑和逃避人类的野性 。
动物学家分析认为 , 很有可能 , 黄牛的野化过程与驯化过程形成了一个逆过程;野化是一种由生理适应发展到遗传适应的过程 , 是环境因素与遗传相互作用的的结果 。
岛上原来家养的黄牛 , 在野化的过程中 , 面临多种严酷的环境影响 , 在克服环境应激的过程中 , 不能顺利适应的黄牛 , 就出现大批死亡 , 而遗留下来的黄牛 , 则是能够达到遗传适应的野牛 。
不知道 , 把一群人放在有淡水且食物充沛的孤岛上生活几百年 , 会不会变成“野人”?

结语
无论如何 , 希望这些野牛继续在东岛快乐自由地活下去 , 让其自然生长 , 不要去人为干涉 。 别动不动就打别人“肉”的主意 , 生病了也不要去人为救治 。 牛有牛的生活方式 , 它们不需要人类的过多溺爱 , 你说呢?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科学画报》、《海南日报》、CCTV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