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出现“四不像”,样子怪异,行踪隐秘,会在悬崖峭壁过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由于占地面积广 , 地形多样 , 所以保护区内包含了多种生态系统 , 其中以: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为主 。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 , 加上受人为干扰因素少 , 造就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世界 。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繁复 , 包括猕猴、水獭、红腹角雉在内的国家保护动物 , 就有数十种 。
生态环境优越 , 气候温润宜人 , 使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 , 一些平时难以见到的“奇珍异兽” , 在这里也都能够看到 。
近日 , 在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漾濞县境内的苍山西坡上 , 科考团队就拍到了野生中华鬣羚的活动影像 。
当时一头长相怪异 , 似驴似羊的动物出现在了镜头前 , 它从山上下来 , 走到一处水源地俯下身子喝水 。 之后发现了镜头的存在 , 很快便跑开了 , 消失在密林中 。
据悉 , 此次发现 , 也是在该区域首次拍到了野生中华鬣羚的活动影像 , 非常珍贵 。
中华鬣羚体高腿长 , 外号“四不像”中华鬣羚是牛科、鬣羚属动物 , 不要被它名字上的“中华”二字误导了 , 实际上它们的分布范围不仅仅限于中国 , 在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一些东南亚国家里面 , 也有存在 。
中华鬣羚长得体高腿长 , 一看就是“速度型”的物种 。 它们成年之后肩高能达到1米 , 体长为140-170厘米 , 体重为85-140公斤 , 四肢健壮 。
中华鬣羚身上的毛发颜色较深 , 为黑灰色或红灰色 , 脖子处有长而蓬松的鬃毛 , 是它们最大的特色 。
不同于其他有蹄类动物 , 中华鬣羚的性二态不明显 , 无论雌雄 , 头上都长有光滑而向后弯曲的短角 。
众所周知 , 神话故事中姜子牙的坐骑是一头叫“四不像”的神兽 , 现实中能被称为四不像的动物 , 主要就是麋鹿、驯鹿 。
不过你知道吗?中华鬣羚其实也有四不像的称号 , 因为它的兽角似鹿角、蹄子像牛蹄、耳朵像驴耳、脑袋像羊 。 种种特征组合在一起 , 就形成了中华鬣羚这般怪异的模样 。
因为长相怪异 , 似驴似羊 , 所以民间也称其为“山驴子” , 是一种比较神秘的动物 。 相传民间故事里面的“棺材兽” , 其原型就很有可能是中华鬣羚 , 因为它们通体略呈黑褐色 , 宛如棺椁一般 。
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 , 爱吃各种菌子中华鬣羚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动物 , 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4400米的森林或者多岩石杂灌林中 , 随着季节的变化 , 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也会发生转移 。
简单来说就是夏季多在高海拔的峭壁区活动 , 而冬季则会在较低海拔的森林地带出没 。
中华鬣羚的社交性不如其他食草动物 , 它在森林里面多是单独或者呈小群活动 , 几乎不会组成大型群体 。 它们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 , 多在早晨和黄昏间活动 , 平日里想要目击到它们实属不易 。
中华鬣羚是食草动物 , 取食的范围比较广 , 以林中各种植物的叶子、嫩枝、幼苗为食 。 像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 , 中华鬣羚也喜欢舔食盐碱 , 林中富含盐碱的岩石、泥土附近 , 会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
中华鬣羚还有一大爱好 , 那就是捡食各种菌子 , 这是它们最爱的小零食 。 有时候为了吃一口新鲜的菌子 , 会跋山涉水在林中四处寻觅 。
这种对美食的执着 , 我之前在猞猁的身上也曾看到过 , 它们能为了一口兔子肉 , 甚至不惜奔走十几公里 。
性情机警 , 会在悬崖峭壁上过夜中华鬣羚的性情非常机警 , 就连在进食的过程中也都会频频停下四处张望 , 周围的一点风吹草动 , 都能够引起它们的警觉 。 而且它们在睡觉的时候 , 也有防备 。
在选择休息区域的时候 , 往往会选择视觉较好的隆起地带 , 比如有时候中华鬣羚会选择在悬崖峭壁上过夜 , 这样方便它们迅速发现危险 。 而且悬崖峭壁也能够阻挡大部分攀缘能力不强的捕食者 。
推荐阅读
- 威海|大理州2022年8月旅游行业红黑榜发布
- 云南|四川自贡,有着恐龙的城市,你来过吗?
- 贵州|深度:云南旅游真干不过贵州?不一定
- 重庆|想去云南长期定居,不妨听听我的意见,有几个小众的“桃源胜境”
- 大理|中国最“孤独”的城市,方圆800里没有其他城市,却美得令人震撼
- 云南|云南现实版的“世外桃源”,位于一个山洞后,村民在此隐居几百年
- 乡村旅游|云南昭通苏家院的网红路和乡村旅游杂谈
- 丽江古城|云南著名丽江古城,商家生意惨淡,游客消费行为减少
- 长白山|云南一个县,景色令人留念,确实值得一瞧
- 安大略|云南省最大的白族聚集地,满大街白族美女,还能体验扎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