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封锁的二十个航空航天核心技术( 三 )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小空腔叶片对壁无损伤微孔加工的世界技术难题 , 实现了超高精度(±2微米)及异型气膜孔的高品质加工 , 为新型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有了这项技术 ,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寿命及可靠性 , 将迎来重大突破 。
六、航空发动机粉末涡轮盘挤压核心技术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网站之前报道 ,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粉末涡轮盘挤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项空白 。 这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发动机的材料和加工制造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
值得一提的是 ,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 其制造难度很高 , 被称为航空发动机的“皇冠” 。 据了解 , 以前涡轮盘的制造采用的是铸锭—锻造技术 , 但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 高温合金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 如果用传统的锻造技术 , 一方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 , 由于高温合金成分比较复杂 , 铸锭—锻造方式会造成偏析 , 无法保证材料的可靠性 。 因此 , 将高温合金生成粉末 , 再通过热等静压、挤压、超塑性等温锻造等加工制造成涡轮盘的方法——粉末涡轮盘材料技术 , 成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主流选择 , 而中国所取得的突破正是这方面 。
航空发动机粉末涡轮盘材料挤压技术对于发动机制造非常关键 , 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尚在少数 , 该项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发动机制造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 该项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
七、飞机机翼制造之关键技术
飞机机翼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 , 长期被国外垄断并对我国封锁 , 是制约我国大飞机研制的核心关键技术 。 2003年以来 , 中航工业西飞以ARJ21飞机和大飞机研制为契机 , 采取产学研联合方式开展技术研究 。 公司通过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性试验 , 先后攻克了复杂外形结构整体壁板预应力喷丸成形等一系列大型超临界机翼壁板数控喷丸成形工艺的关键核心技术 ,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 , 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 , 使中航工业西飞成为世界上掌握机翼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的少数几个公司之一 。
在制造技术方面 , 各种先进技术在飞机型号研制中全方位投入应用 。 通过五坐标自动钻铆系统等项目技术研究 , 掌握了大型机翼壁板自动铆接技术 , 并成功应用于ARJ21项目 , 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翼盒、波音747-8内襟翼及垂尾的研制 , 具备了世界先进飞机重要部件的装配技术能力 。
八、高端无人机核心技术

中国高端无人机核心技术获突破 , 并且达国际先进水平 。 尤其是远程异地协同制造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和考验 , 对研制、技术、服务、保障等理念都是新的挑战 。 中国研究人员提出了“设计向制造靠拢” , 实现了异地联合研制体系的对接 , 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掌握了包括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防除冰技术、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飞机管理系统综合设计技术、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任务系统综合设计技术、无人机智能飞控及导航技术、智能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及无人机生产全机智能测试技术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
九、YF-480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
中国之前在发动机这一领域确实不如西方发达国家 。 不仅仅是太空火箭所使用的发动机 , 战机、舰艇发动机也往往要依靠进口 。 但是这种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 2019年3月 , 中国航天事业获得突破 , 国产500吨火箭发动机完成了关键测试 。 500吨级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YF-480型完成了燃料发射器-涡轮泵联动试验 , 这是火箭发动机的一个核心技术 , 这一技术被攻克 , 表示整个发动机可以开始组装了 , 完成最后的测试工作后 , 将能够让火箭动力更强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种技术全球掌握的国家少之又少 , 一般来说是没有国家愿意卖给你的 , 拿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 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 , 比如YF-480型发动机其实就是为我国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量身打造的 。 按照我国的计划 , 预计在今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升空 , 2025年以前完成载人登月 , 而宇航员登月是少不了这个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 , 因此 , 当我们研制出这个大推力发动机也就意味着我国宇航员登月开始了倒计时 。
十、墨子号卫星通讯传输技术

推荐阅读